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抱团取暖 商会成就融资奇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企业自发成立互助资金,十七年借贷运作十多亿元 惠及辖区中小企业数百家,从未出现一笔欠款坏账

  □ 陈仲侨 王籍 檀传才  

  “孔秘书长,我想倒贷500万元资金,上午就要。”

  “放心,手续已办好,过会儿就可到账。”

  今年72岁的孔岳南,说话嗓门很大,他是宁波宁海跃龙街道商会秘书长,也是街道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的掌舵人。

  据东南商报报道,跃龙商会成立已有17年,街道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也为企业服务了17年。在6000多个日子里,这样来自商会所属中小企业的求助电话,老孔几乎天天都会接到,只要符合互助资金会的规定,且手续到位,每次他都能神奇地为求助企业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十七年间10多亿的钱款从他手中运作借贷,惠及辖区中小企业数百家,至今没有发生过一笔企业欠款、坏账现象。

  特别是2011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与银行银根紧缩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进一步加剧,宁波宁海跃龙商会的企业家们抱团取暖打造的互助资金会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1年1至10月互助资金会就为企业倒贷5.1亿元,解决了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有人把跃龙商会这一现象称作跃龙奇迹,而他们运作企业发展互助资金的做法也被称作“跃龙经验”。

  跃龙商会的前身是宁波宁海县城关镇企业家协会,成立于1995年,当时共有28家核心会员企业。成立之初协会就抱定一个宗旨,要为辖区的中小企业办实事。当时还是镇工办副主任的孔岳南提出一个想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千难万难,融资是个大难题,中小企业现金流不多,企业扩大再生产,引进设备或是急需向银行还贷,就往往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向其他银行或别的企业借贷,不仅要担保、抵押,而且利息高、风险大,一时半会儿还不一定借得到。因此能够以最简便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一时的现金周转就是为企业办了件大好事。

  老孔的想法说到了企业家的心坎里,于是大家达成共识,凑钱办个互助资金吧。这样少则一两万,多则四五万,28家企业共同出资,一笔总资金180万元的互助资金成立了,资金由商会下属的街道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掌管,老孔成了资金的实际掌舵人。

  老孔说,这是中小企业共同拼凑起来的救命钱,要让这笔钱每一分一厘都要用在刀刃上,更关键的是要确保安全,借得出,收得回,不出坏账,对股东负责。

  于是“铁一样”的资金管理使用章程建立起来:首先互助资金会本身拥有县民政局颁发的专门执照,并由人民银行宁海支行监管。其次互助资金实行封闭式运行,款项来自商会会员企业,并专项服务于会员企业。第三,申请加入互助资金会的企业必须有500万以上的年产值,必须连续三年未出现亏损。凡是这样的企业,如果向互助资金中注资一定额度的,可无须担保和抵押,按1:5的比率回贷。如出资10万元的,最高可回贷50万元,按1%计息;如借款超50万元的,超出部分按1.62%计息。第四,借出钱款主要用于企业短期周转,或向银行倒贷(即按时还银行贷款,保证企业信用),最长不超过一周。

  除此之外,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还有权每月查看会员企业的月度经济报表,一旦发现企业有经营不良的状况,或企业主有赌博借高利贷等不良现象,就当即退还该企业加入的互助资金,停止该企业享受互助扶持的资格。

  正是有严格的准入制和良好的运营管理,互助资金的运作一直信誉良好。随着当地撤镇变街道,协会变成了街道商会,加盟的企业越来越多,至今已达163家,其中参与互助资金的有48家核心企业,下属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掌控的资金流也日益增长,目前互助资金日常已达到800多万元,甚至有会员企业手头有空闲的资金也愿意放在互助资金中,交由老孔运作。

  2011年1到10月份,通过互助资金会出借收回的贷款300多笔,资金流就达到5.1亿元,仅11月头3天就有1200多万元。

  只有从制度上保证简便快速和低利率,互助资金会才有生命力,只有实实在在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办实事,才会受到企业家的拥护与支持!

  如今由跃龙商会创建的这一既服务于企业,“救急救难”,又保证了自身安全运作的良性企业互助资金模式,引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浙江省委巡视组把它概括为:规范金融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央视二套的财经频道专门对此进行了介绍,广东佛山、东莞等地的商会纷纷前来取经,先后有10多家银行前去学习,宁海当地经过老孔手把手地指导,也已有5个乡镇成立了类似的互助资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