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白云山与达之行解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因在港销售的中成药感冒清中含西药成分“扑热息痛”

  □ 安健

  

  日前,“白云山”感冒清胶囊在香港被召回,原因是该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扑热息痛”。香港卫生署表示,虽然该产品只被验出含微量的 “扑热息痛”,但仍有可能是被蓄意加入产品中,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因此,署方已将事件转给内地药监部门调查和跟进。

  据悉,香港与内地对于中药标准制定有异,香港不允许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而内地可以。

  

  “白云山”与“达之行”解约

  对此, 白云山制药总厂(以下简称“白云山”)日前发出声明表示:被抽检出含微量西药成分的批号为113004的感冒清胶囊,是“白云山”按照与香港达之行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达之行”)签署的《出口加工委托协议》内容进行加工的,该批次的委托加工范围是进行药品外包装工序。因此,不存在在该工序中人为加入或混入西药成分的可能性。

  “这些产品全部出口香港,不在中国大陆境内销售,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与影响我们也很意外。”白云山新闻发言人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回收事件发生后“白云山”已与达之行解除生产合约。

  

  中成药含西药是普遍现象

  据信息时报记者了解,感冒类中成药添加西药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是很多中药感冒药吃了都会犯困的原因,但添加西药成分只要经过药监审批是允许的。”一位药剂师这样告诉记者。

  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教授近日向记者表示,仅感冒发烧类药品中成药中,就有一两百种中成药里添加了西药成分,包括感冒清、感冒灵、治感佳等。

  记者通过相关查询发现,除了感冒药外,消化、心脑血管、止咳类中成药都有部分添加西药成分。

  短评ⅠDUANPING

  药物“中西合璧”当慎重

  □ 一言

  

  近日,“白云山牌”中成药感冒清胶囊被香港卫生署检测出含有西药“扑热息痛”而被召回。白云山公司有可能违反《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等香港法例,从而面临严厉的惩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曾警告过量服用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品可能伤肝,进而危及生命。

  白云山对该事件的公告显示,委托方提供的“感冒清胶囊”处方为:金盏银盆、南板蓝根、大青叶、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全部为中药,不含化学药(俗称西药)。白云山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加工产品处方工艺、质量标准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所加工的产品全部出口中国香港,不在中国内地境内销售。

  在这则新闻中,有两个细节是可以关注的:其一,“白云山牌”中成药感冒清胶囊在香港检测出的“扑热息痛”是微量的,以至于需要揣测是在哪个环节混入的;其二,白云山表示按委托处方所加工的产品全部出口中国香港,不在中国内地境内销售。

  其实,在香港发生的此事件在内地毫不新鲜,我们一些药品的广告中,还在反复地告诉我们“中西药结合疗效好”。在名称上看似中药的很多成药中,都添加有西药的成分,而且它们是经过审批的,至少在法律上毫无问题。

  不过,香港方面的“大惊小怪”还是提醒我们思考一下,中成药里加入西药成分,到底有多少合理性和必要性,它是代表着中药研究应用的一个方向,还是一个我们在未来应该消化掉的历史产物?这是值得业界探究的,不过在结果还未确定的情况下,香港的审慎作法还是值得提倡,毕竟人的生命安全是高于一切的,这是民生的重要体现,绝不容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