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21日,第11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11)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徐工集团携32台(套)高精尖产品高调亮相。
10月19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再获殊荣——“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发布,徐工集团荣列第7位,在中国企业里排名第一,继续着行业标杆的风范。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发布会上谈企业竞争与走向世界级、国际化。
同质化竞争
赢在“用户价值至上”
201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徐工领衔中国企业,在排行榜上位居第7位,创下了中国企业有史以来入榜的最佳成绩和纪录,对此我们既感到高兴,也感到任重道远。近年来,在整体实力迅速壮大的同时,徐工也不断彰显在自身优势领域的世界级“风范”。在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上,徐工位居第二;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销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12类主机、零部件销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在刚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徐工以第123位继续领跑行业。
徐工的成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全球产业发展史的赋予,得益于企业自身实力的快速提升,但从最直接、最微观的层面上看,则得益于徐工对诚信的坚守,对用户价值的追求,和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价值创新理念等。今后,徐工将继续发扬诚信品质,坚持用户价值至上的理念,在不断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高位的进阶。
强强联合央企和银企
创新服务模式
目前,徐工集团正在向“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的企业目标全速前进,以中核建、中国五矿等央企为代表的合作伙伴将成为徐工腾飞的重要支撑。以中国核建为例,中国核建作为中国核工业建设领域的开拓者,已先后承担了我国所有已建和在建核电站核岛工程的建设任务,不仅有国家重点工程,还有国外工程的大订单,在业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核电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研发与制造、合作投资、客户服务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实现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强强联合,互惠共赢。
另外,徐工近几年来在全面搭建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企业金融业务平台及加紧成立财务公司的同时,积极推动银企往更宽、更广、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双方通过在授信融资、供应链产品、个人金融、财务公司、现金管理、企业年金、国际结算、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走出去”业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目前,徐工集团已经先后与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签署了“总对总”级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银企合作”,将为客户带来“一站式业务办理”的极大便利,也将为客户的发展和徐工的发展带来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高效的“资本杠杆”。并在实现“客户—徐工—银行”三赢的同时,加快壮大徐工的金融业务板块和现代服务业。
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
唯靠创新
作为行业领军者,一直以来,徐工都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从产品技术、制造工艺、技术服务能力等多个环节、多个层面丰富和创造用户价值。徐工以进取世界工程机械技术之巅作为创新目标,汇集国内最高端的工程机械技术人才。依托强大研发力量和多年的强力投入与苦心积累,徐工研发成果正进入重要收获期。
今年上半年,徐工获专利授权26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均超过2010年全年授权量。“钢铁蜘蛛侠”步履式山地挖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履带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三重一大”产品完成鉴定、销售,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形成了行业颠覆式影响,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效益。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徐工自主突破了高端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与德、美、韩等多国企业合资,通过联合创新、协作创新突破了回转支承、驱动桥、发动机等瓶颈。加快突破泵、阀、马达等液压元件核心技术。
全球布局研发中心
抢占技术制高点
徐工集团将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继续加快国内外各个研发平台建设,面向全球布局研发中心,是徐工“十二五”重要战略方向。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正加快建设,将构建极具创新活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研发大平台。以从欧洲并购的两家企业为基础,正加紧建设徐工欧洲研究院,总投资2亿美元的徐工巴西工厂和工程技术中心在加紧建设。在国内成立徐工南京研究院的同时,上海临港出口制造基地和徐工上海研究院也将开工建设。
这些全新平台将推动徐工加快集聚全球技术资源和海内外高端人才,为实现进取世界行业技术之巅的目标注入新的动力。加快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始终牢牢占据国内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徐工将借助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后续政策的支持,按照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动态管理要求,积极做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展技术创新,为徐工“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