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张彤杰 追寻激情人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对于张彤杰来说,他的职业历程如同“在路上”——

  □ 慧聪

  从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学子,到令人钦慕的工程师;从世界著名啤酒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到国内安保知名企业领军人物。究竟是谁能够迅速转换身份,在不同的行业内如鱼得水?

  

  “学习的渴望”

  

  对于张彤杰来说,他的职业历程如同“在路上”,寻找挑战和激情成为人生不断追寻的话题。

  “从职业规划来讲,人生并不会向着‘想要’的轨道铺展开来,它和‘需要’是有差别的,‘想要’是理论上想做的事情,‘需要’则需要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对我个人来讲,当工作轻车熟路、几乎没有激情时,便会考虑换一个新环境,接受来自新职业的挑战。这就如同小儿学数,当学会1+1=2之后,便会从内心想学到4+2等于几。这属于学习的渴望。”

  从1992年入职澳洲当时位居世界三大啤酒集团之一的富士达集团以来,历经12年时间,张彤杰几乎涉足了啤酒行业所有的工作岗位,处理行业内的多数事务几乎都顺手拈来,不费丝毫脑力。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张彤杰来说,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挑战的缺失。在下一个工作机遇到来之前,他毅然选择了离开。

  张彤杰对笔者阐释道,12年的经历并不是傲居权位的资本,事后最深的感觉则是内心充实和人生的丰满。告别富士达后,张彤杰机缘巧合进入了固力公司,如同一个不羁的背包客,开始了他人生又一段新的征程。“这并非是真的机缘巧合,虽然也有机遇在其中,但往往需要充足的准备,这种准备伴随在每次的职业改换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安防行业的熟悉是否会“迫使”他再次选择离开?对于这个问题,张彤杰呵呵直笑,“如果行业不再有新的挑战,年龄允许,在退休之前我还会再次选择新的、具备挑战性的职业来做。”

  

  “文化的变革

  必须是循序渐进的”

  

  入职固力公司以后,如何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成为张彤杰首先注意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海外华人,他在将东西方文化中的瑕疵充分摒除后,巧妙吸收了双方文化的优势。

  “在我的逻辑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可共享的……单独的拥有需求将会导致管理效率低……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寻根究底。”他立志将“共享”的思维带入自己的团队,尽可能地节约管理成本。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以“非革命”的方式推进这次改变。

  在张彤杰看来,“多劳必须多收,才能够多得”,如果“多劳”不能够创造任何价值,“多收”便无从谈起。

  直至现在,张彤杰认为这个改变是“积极而有效的”,它改变了很多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改变的结果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收益上。固力公司在最近的几年内,每年都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比例。企业文化的变革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

  

  将“全方位”概念

  植入民族之心

  

  作为中国装饰协会副会长,张彤杰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协会需要加大倡导行业标准的“音量”,一方面“疾呼”国家学习西方先进国家,提升锁具行业准入门槛,杜绝烂货充斥市场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疾呼”行业提高自律能力,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疾呼”的最终目的,则是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增强整个社会的安防水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面,不断地跟社会沟通,跟企业管理者和国家机构沟通。”借此提高整个社会对锁具行业的认识,将“全方位”的思想植入每位国民的骨子里。

  “美国的锁具之所以安防水平高,在于它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积淀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和技术。再来看日本,由于地震几率比较高,企业在进行生产设计时,便会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将更多的环境因素纳入设计考虑范围,这需要整个行业携手努力……但是这个标准的制定,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大多数企业掌握了技术,标准才能够行之有效,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

  “若要谈个人对行业的贡献,那就是大声疾呼,期待行业标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能够与国外媲美,甚至是更胜一筹。”

  后记

  

  入职固力公司以后,从营运管理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在外销业务不断扩张的同时,内销业绩也得到长足发展,最终由外销转为内销,其间经历了多次职位的变更和身份的转换。

  直至今天,他并不认为自己进行了身份的转换。时常深入生产一线,与一线工人交谈生活需要,这成为张彤杰突破职位界限的举动之一。“技术、管理等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有机关联的一体”,他认为对技术、管理等面面精通是一个企业管理必备者的素质。

  热血沸腾的“背包客”,沉稳的文化改革者,为社会大声疾呼的安全卫士,坚定的环保生产捍卫者……太多的身份都无法囊括张彤杰的人生。也许对于他来说,一个不满足平稳现状的行者,才是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