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元旦前的一个早晨,一家物流公司为贵阳大光五金有限公司送来了两只沉甸甸的大木箱。无人知晓里面装着什么。
“当时,我不在贵阳,回来打开一看,是张家港天达工具公司敬造的两尊我的半身铜像,每尊65公分。这是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副会长宋达华送来的。”公司董事长吴石川先生亲自揭开了谜底。
两尊沉甸甸的铜像,其实是一份历史的写真。铜像背后刻着一段文字:“开创者:首届会长吴石川,矢志不移建商会,历尽艰辛功勋在,勇于开拓铸辉煌。”
吴石川呆呆地端详着铜像,心中感慨万千。“我离任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会长快3年了,铜像材料贵也造价也不菲,他们这么用心良苦图什么?慢慢地老泪也滴下来了。我感悟到,这是业内人士对我最大的奖赏,是我真正做人做事的价值。为了商会的未来,哪怕风烛残年,凡是利于商会发展的我都要去做,即使为此倒下也无怨无悔!”
率先办会
1997年底,中国五金机电行业的5位有识之士,齐聚上海千鹤宾馆,就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政社分开”内容结合全国五金机电行业的现状进行破题。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全国的五金机电行业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处于竞争无序、信息不灵、技术不高、后劲不足、维权乏力,处在低层次混乱,高端失守,自生自灭的懵懂状态,当务之急是筹建一个全国性的五金机电行业商会,以便在中国加入WTO后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有序竞争和角逐,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五金机电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身为贵州省政协常委的吴石川已经68岁,除了参加政协日常会议、视察,打点自己生意外,他开始频繁地奔走全国各地,为中国工商联五金机电行业商会的创立而呼吁。
由于受当时特殊政治气候的影响,筹备工作备受煎熬。1999年10月,在中国海滨城市山东烟台——中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成立,这是全国民营五金机电商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揭开了全国五金机电行业管理的新篇章。吴石川担任第一任会长。
服务商会永不懈怠
商会提出了“会员办会、服务立会、诚信兴会”的立会宗旨。创会之初,吴石川指出,坚决不搞“一言堂”,坚决不搞“家天下”,坚决不搞“坐机关瞎指挥”、坚决不搞“山头主义”等,这“五个坚决不”和注重调查研究,就成了吴石川会长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
他不顾年事已高,凡事都不辞辛劳,事必躬亲。按他的话说,“每年至少在天上‘飞’150个来回。”有时,一周之内竟然要参加全国各地各级五金机电商会成立的七八次挂牌、剪彩仪式和讲话……
他身作表率,每每对入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合格后经商会领导集体研究同意才批准入会。这种做法使得五金机电行业的“南郭先生”无处藏身,为提升全国五金机电商会形象和会员自身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五大”战略构想
吴石川指出,五金机电行业民间商会必须坚持走“大团结、大联合、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五大”路子,只有努力实现“五大”战略构想,才能实现行业的强强联合,打造行业精品,塑造世界品牌。这一建设五金大市场的理论创新,是吴石川在商会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的硕果。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五金业流通体制是通过一、二、三级站进行对流的,改革开放之后,这些站陆续失效。市场需要新的机制促进流通,全国五金机电商会成立后就提出:建设大市场、推动大流通,改革传统的流通体制。
为了加强自律,让内行管行内,以更多的财力反哺会员保障良性互动,吴石川提出一个省级省商会起码要培育一个市场。他认为,一个是平台,一个是载体,其结果必然是“市场兴、商会旺;市场富、商会强”。
数年时间,在吴石川的热心帮助和引导下,广东、山东等地陆续成立了五金机电商会。商会“孵化”出一批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信誉度好,守法诚信的五金机电大市场,为全国五金机电商会的全面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吴石川又提出:“建设一个市场、带动一方就业,致富一方百姓,开拓一方税源,繁荣一方经济”。这种提法符合国家政策,深受各地政府的好评。
2004年春,吴石川考察德国科隆世界最大的五金展,回来后,他提出了“世界多大,商机多大”,推动五金企业走出去。
他的构想和努力赢得业界一片赞誉。北京永安机构总公司经理李成说:联合起来有力量,扫除假冒伪劣,净化五金市场,是成为五金强国的重要工作。河北沧州骅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承国表示:赞成中国五金协会(商会)走联合之路的观点,五金行业是一个较大的行业,大团结、大联合、大流通、大市场、大发展势在必行,也是中国加入WTO后在世界上把五金行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今天,步入耄耋之年的吴石川先生,身体历经了3次大的手术,他仍然没有停止为行业奔走的步伐。他是一面旗帜,担当得起同行同仁赠送的铜雕像……
(摘自《探索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