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0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品牌网店正成为VC“新宠”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做网店也能做到上市?这个问题原本很多卖家想都不敢想。但是,自从不断传出PE、VC看上网店的消息后,很多个体卖家也做起了上市梦。2010年10月,国内一家大型风投机构决定将800万元的投资额给予深圳女装网店“枫丹白露”。

  

  此后,网店与风投机构的合作层出不穷,专注于化妆品行业的NALA去年年底就展开了第一轮融资,今年又获得了美国和新加坡——风投机构共计2500万美元的资金;济南一家网店“韩都衣舍”与国际知名风投机构IDG达成千万美元融资协议……

  

  卖自己设计的产品,得到风投青睐

  

  小罗是一家网店店主,做网店已经5年了。他开始做网店的时候还在读大学,那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网店有一天会引来风投,甚至还有上市的希望。

  小罗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对服装和面料都比较有见地,所以他的网店里卖的是比较有设计感的女装。因为衣服很有特点,所以人气很旺,到现在已经5皇冠了。小罗也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变成带着一个团队在战斗。他的网店也发展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很多的衣服都由自己的团队来设计,并且有自己的品牌。

  今年6月,一家风投公司找上小罗,说有意向投资他们网店。刚接到电话的时候,小罗还以为哪个朋友和他开玩笑,直到对方约他见面谈,他才有了点真实的感觉。

  在小罗看来,与风投合作也是一次机会,对方的投资额并不算很大,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但小罗还是打算和这家公司合作,他看中的是风投公司能带来好的管理经验,投资方对他们公司的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很中肯的建议。现在他们的合作基本上已经落实了。

  说起为什么自己的网店能吸引到风投,小罗说,他的店铺发展速度很快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他有自己的品牌。

  

  商业模式和团队优势,吸引风投

  

  和小罗相比,同样也是做女装的“韩都衣舍”得到的投资额就大了很多,第一笔就得到了IDG千万美元的投资。

  在选择做女装之前,赵迎光尝试过化妆品、防辐射系列,但都只是小打小闹。2007年,赵迎光接触了一个韩国的互联网公司,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开一家时尚买手性质的女装店。

  定位明确后,赵迎光还开创了产品选款小组模式,招聘了一批学韩语和工艺学院学服装设计的学生,负责从韩国的网站上选款,50个小组每天就可以上线40款新产品。

  说起为什么能够吸引到风投,赵迎光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店铺的商业模式——买手小组制和我们的管理团队。赵迎光也很坦诚地表示,淘品牌是否能壮大,核心原因就在于团队。“淘品牌模式没问题,只是淘品牌多成长于草根,许多人做大了之后,未必有带团队的能力。”

  

  网店得到风投后多用于品牌打造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经营策略,但是许多网店都将获得的资金不约而同地主要用于品牌打造。

  小罗告诉记者,资金到位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推广,之前都是客户自己搜索的,自己什么推广都没做过,相信做一些推广效果会更好。

  专注于化妆品行业的NALA董事长刘勇明告诉记者,他们获得的风投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同时他也表示,由于他们公司的资金流比较充裕,所以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吸引优秀人才。

  而获得800万元资金的“枫丹白露”也表示,他们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扩大团队成员,选择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其次是用于品牌的打造、宣传以及产品的推广;最后还会将资金用于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师,通过他们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摘自《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