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调市场来说,秋天的到来让2011中国“冷年”走近尾声,出人意料的是,空调市场并未因淡季的到来有降价甩卖的苗头,记者通过国内最大的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www.etao.com) 对空调产品价格进行比较与查询后发现,多个品牌空调反而悄然提价,涨幅在10%-30%之间,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空调逆市涨价背后多有猫腻,这或与家电巨头备战“十一”打折促销活动相关。
通过在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输入格力KFR-35GW后发现,该款壁挂式冷暖空调此前的价格一直在3100元以下波动,但本周该产品价格却骤然涨至3222元,价格提升了10%以上。记者随后又输入海尔、大金、美的、志高、奥克斯等多个知名品牌的空调产品进行查询,发现这些品牌的多个产品型号价格都有不同幅度上涨,波动在100元到300元之间。
既然已经进入了空调销售的淡季,那商家纷纷涨价欲意何为?一位北京地区的空调经销商告诉记者,一方面或许是因为稀土、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致使产品成本提升,这也导致产品涨价;另一方面虽然10月已经是空调淡季,但国家“家电下乡”政策将到期取消,因此今年十一或许是消费者出手购买空调的最佳时间,厂商对消费需要的乐观预计或许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空调行业库存总量已达1620万台,较2010冷年的1225万台增幅高达32.2%,工厂及中心库库存与渠道商业库存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十一”销量相对于全年销售量所占份额不在少数,大多数厂商都会借“十一”之机选择降价促销,一方面是做最后的冲刺提升业绩,另一方面也是清空库存以待新“冷年”。一位行业内幕人士表示,先提价,后降价是一些商家玩弄的老把戏,十一前空调价格普遍上涨,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今年“十一”的大促销“留出足够的降价空间”。
我国商务部颁布实施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后在明示期限内不得变更促销内容。第十一条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利用虚构原价打折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专门人士分析认为,提前一两周涨价,可以绕开法律规定的“明示斯限”,规避法律上的风险。
北京苏宁总经理侯恩龙曾表示,尽管空调产品历来不是10月的明星,但是随着家电下乡政策逐渐淡出,空调的滞库率提高,库存压力成为各家空调企业备战新冷年的阻碍,所以清理库存成为企业十一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他预测今年十一期间空调价格很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价格下调,“变频当成定频卖”。“1P空调的降价将在500元左右,在加上以旧换新、京补等补贴,一台空调降幅可达800元以上。”
不过,商家是否真的有降价,前后比较才知道。一淘网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大限的来临,十一的确是出手购买空调的好时机,但在消费前不妨上网先看看产品的价格趋势,以免陷入商家的降价陷阱。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