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七年的漫长蜕变,8月底,金星啤酒集团完成改制。9月17日,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首次披露这场长达六七年的产权改制彻底完成,至此,金星啤酒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其发展的产权问题。据河南商报报道,对于金星集团来说,改制才是变革伊始。
谈改制
从集体变成民营,
成本相当高
随着奥克、维雪、悦泉、月山等豫啤品牌纷纷被雪花、青岛等啤酒巨头收至麾下,目前仅剩金星啤酒独扛豫啤大旗。因为产权不清晰,金星啤酒曾让多家想与之合作的风险投资机构和世界啤酒巨头望而却步,有业内人士分析,金星啤酒因此而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与发展机遇。
如今,金星似乎可以甩掉发展中的“包袱”了。9月17日,在中原企业内刊联盟首次座谈会上,作为东道主的金星啤酒掌门人张铁山,完成改制后首次开口与媒体交流。
“金星集团改制,今年8月30日就已经完成了,过程十分艰难。但现在人员界定和物资转移都已完成,资产也已经重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性质完全转变。”谈及这场持续了六七年的企业战略难题,张铁山并非如释重负。
因为对于他来说,改制最大的感受,就是“难”。“改制成本相当高,付出代价也很大,一些设备、器材几乎是原价又买回来的。”张铁山说,改制过程十分复杂十分艰难。
不管如何,金星还是突破种种困难,改制成功。张铁山说,这次改制很彻底,改制之后完全是民营性质。接下来内部还要转变成股份公司,研究内部股份分配问题。
谈竞争
一吨啤酒的销售
费用直追生产成本
河南是国内啤酒销售第一大市场,金星啤酒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占有率高达90%。
然而2010年以来,国内啤酒巨头纷纷踏足中原,争夺被称为国内啤酒市场最后一块奶酪的河南市场,如雪花啤酒全资收购悦泉啤酒;青岛啤酒收购维雪;燕京啤酒投资2.27亿元收购河南月山啤酒;百威英博啤酒27亿元建百万吨啤酒项目;华润雪花在2700万元收购河南悦泉啤酒后,如今又追加3.2亿元在河南扩产。
河南本土市场的四大啤酒品牌纷纷沦陷,仅剩金星独撑门面。“今年金星集团总销售额较去年递增6%,估计激战会在明年。”张铁山说,金星已经做好迎战的准备,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打造更优质、更好喝的金星啤酒来增强品牌吸引力;另一方面苦练内功,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完善企业的售后服务。
谈拓市
脚步可能会放慢一些
改制成功,意味着金星啤酒将甩掉多年的体制包袱,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不过,近期金星的全国拓展步伐都将放缓。“发展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脚步可能会放慢一些。因为刚刚改制完成,企业还需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过了这一阶段,发展步伐就会加快。”张铁山说,金星现在在省内外开有17家分厂,改制完成后,短期内不会发展太快。
(据河南商报)
新闻点睛
产权不清和家族管理
金星必须过的“坎”
金星啤酒的前身是郑州市东风啤酒厂,成立于1982年。1984年,东风啤酒厂负债累累,濒临倒闭,于是东风大队决定把啤酒厂承包出去。
1985年1月,张铁山承包了东风啤酒厂,改名金星啤酒厂。从1992年到1998年,金星的生产线增加到了11条,啤酒产量也从1万吨跃至30万吨。郑州金星啤酒厂也变成了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金星啤酒完成“中国金星啤酒集团”的工商注册,成为一个全国性集团。然而,当中国啤酒行业整体进入“资本+品牌+整合”发展阶段时,金星啤酒的产权不清晰和家族管理,成为企业飞跃式发展面临的瓶颈。
延伸阅读
金星啤酒谋划上市如箭在弦
● 本报记者 李代广
“金星改制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相关企业名称、证照变更程序正在启动”。9月17日,中国第四大啤酒集团——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向记者透露。
金星改制结束,对其实施企业体制改革、优化运营机制、开通融资渠道、获得更为充足发展后劲具有强势的“夯实”作用。“改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考虑通过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时机筹备上市。”金星啤酒集团有关人士介绍。
“金星作为河南第一、中国第四的全国性啤酒生产企业,尤其是在全国设建了17个子公司,如何保障资金链高效运行,是摆在金星面前的一道考题。融资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而改制恰恰是金星实现渠道融资的途径。”
该人士预见,“无论何种形式的资本对接,带给金星的不仅仅是大笔资金,同时还将带来市场、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企业上市需经过改制阶段、辅导阶段、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等基本流程。如企业选择在国内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
金星啤酒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