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强基固本促跨越 国酒党建谱新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和鸣 彭 云 李 俊/文

  彭 云/摄影

  

  茅台集团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强基固本促发展、凝心聚力建和谐”的工作思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为公司连续12年的持续跨越与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夯实党建基础

  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正确把握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内涵,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党委工作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司两级党组织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的意见》等,坚持议大事、把方向,完善重大问题参与决策制度,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凡30人以上的单位都设立党支部和工会群团组织、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和工团组织负责人,党政交叉任职,党政工团各项工作齐抓共管,使公司党组织和工会群团组织全面覆盖各基层单位和机关各职能部门。按照正式员工工资总额的1%设立“茅台集团党建工作专项基金”,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按照省级党建示范点的标准,制定《茅台集团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考核细则(试行)》,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制酒三车间、制酒八车间、制酒十一车间党支部作为省级基层党组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推进公司“五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司党委先后命名了20个“五好基层党组织”、有4个基层党组织被省国资委党委命名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有4个基层党组织被省委命名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通过以点促面,形成了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公司党委三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全面推进了公司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奖惩,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坚持一年两次的党建考核,并将量化考核结果同各基层单位全年收入分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奖惩挂钩;同时对各基层党组织见习助理以上管理人员进行民主测评、班子满意度测评和优秀员工的民主推荐工作,使党建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主导、引导的作用,公司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及和谐企业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

  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三个建设年”等系列活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强化宗旨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查找问题,明确目标,理清发展思路,着力抓好整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大做强做久国酒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营造“酒香、风正、文明、和谐”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形成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党委中心组5年来集中学习115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廉洁自律教育、效能监察、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小金库”专项治理等活动,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干事创业、争比进位的良好氛围;以“强化党建基础”、“推行党务公开”、“实施党内帮扶”等活动为平台,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岗位承诺形式,拓宽服务渠道,广大党员领导人员亮身份、比业绩,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创新活动载体

  切实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牢固树立“效益型党建”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性、工会组织的群众性、共青团组织的特色性,把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党委发动、组织推动、上下互动、内外联动的立体多维的企业党建工作模式。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题鲜明。紧紧围绕“敬业、感恩、忠孝、诚信”的主题,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我为茅台‘三步走 三跨越’添砖加瓦、再立新功”座谈会、“魅力女性由你做主”培训活动、女员工才艺比赛及优秀作品展、“巧媳妇厨艺比赛”、“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巾帼建功立业先进”、“五好文明家庭”、“国酒好媳妇”、“国酒好儿女”和女工才艺评比等活动;成功举办第七个茅台酒节和第三届职工艺术节,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把党的旗帜亮出来”为重要载体,三次召开推进大会把活动引向深入;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五个好、五带头”为抓手,按照“时时处处争主动,样样工作创一流”的工作要求,广泛开展“六个载体”和“四帮四促”活动,深入推进以“五好”争“四强”、以“六先”创“四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彰显榜样力量;首创性地开展“军企共建”活动,创新“创先争优”模式,丰富“创先争优”内容;公司48个基层党组织、2098名党员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亮旗帜、亮承诺、强堡垒,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企业之优,掀起了争先锋、比贡献、树形象的热潮,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坚持文化扬企

  努力培育特色茅台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加强党组织对企业文化的领导,始终坚持“弘扬国酒文化,追求创新卓越”理念,全面实施“文化扬企”战略,精心打造国酒文化品牌。

  不断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提炼和升华,三次修改完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颁布《员工手册》,出版《企业文化故事集》,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坚持“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企业使命,在选择经销商和供应商时,始终把“经营诚信、价格诚信、质量诚信”作为第一尺度和标准,积极倡导诚信文化,并以此引导利益相关方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达成共识、寻求共赢。

  进一步挖掘茅台文化的底蕴,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加大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力度,丰富茅台文化内涵: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的重阳节确定为茅台酒节,开展纪念活动,缅怀先辈传承祖师风范;《茅台酒报》、《国酒电视台》、《国酒书画》、《世界之醉》等传媒不断提升品位质量,成为传播国酒文化的主渠道;成立国酒文化研究会,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和利益相关方传播国酒文化,加强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的战略合作,拓展茅台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

  

  勇担社会责任

  充分彰显优秀企业公民形象

  

  作为在中国白酒行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国有企业,茅台人始终不渝地秉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扬民族传统产业、光大民族品牌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确立了“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将“为国争光”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载体和有效途径。公司党委、董事会围绕“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员工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员工身体力行,关爱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高度重视并积极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不断提升企业道德水准,塑造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使企业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后劲。

  作为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整体推进起到了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公司累计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助3.9亿元,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引导仁怀市及周边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使当地农民每年人均增收300多元;各基层组织自发开展的捐资助学、党建扶贫、修饮水工程建水池、“城乡支部手挽手”帮扶活动有500多次、捐款捐物2300多万元,彰显了国酒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爱情怀。

  茅台集团公司党委注重工作创新,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的建设,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措施,把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资源,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企业的持续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党建工作。国酒人不仅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的创新之路,更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企业发展腾飞之路。“十一五”期间,茅台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含税)551.44亿元,上缴税利209.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6668个;人均利润率、人均利税率等主要经济指标高居行业榜首,企业创造了行业18%的利税、11%的税金以及贵州酿酒行业95%的税收;“贵州茅台”股票一直表现强劲,总市值在白酒行业排名第一。2011年1~6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16%,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0.53%,上交税金42.39亿元同比增长38.76%。企业综合实力、影响力空前加强。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任务,茅台人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开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