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酒业 从“与狼共舞”到“与龙共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有十个年头,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到酒类行业,白酒、黄酒等传统酒种,受益于经济增长和营销理念的国际化视野,产能规模和销售业绩在十年间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切实感受到进口酒的咄咄逼人之势。

  作为中国入世谈判的首席代表,龙永图认为,当年最关注的是“与狼共舞”,即国内企业在高水平的国际竞争中如何生存发展,而十年后,国际上谈得更多的是“与龙共舞”,中国的发展对于国际社会是一个重大机遇。

  当前,进口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的。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入世十年间,我国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部门,进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4.7倍和4.9倍,年均增长21.6%,其中,出口增长21.9%,进口增长21.4%,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再创新高,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与“龙”共舞,全球酒业的目光聚焦中国,希望在这里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十年前,酒类消费还是以国产品牌为主体,传统白酒在政务、商务、婚庆等场合占据了绝对主角的地位,国产葡萄酒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高、中、低档市场均有绝对的优势。而在今天,进口酒已经全面抢滩登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消费较为发达的区域市场上,洋酒甚至跻身市场主流,与传统白酒难分伯仲,进口葡萄酒更是大行其道,由最初的高端领域不断向大众消费、日常消费渗透,极大挤压了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空间。

  就此看来,酿酒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催生了酒类消费的全面升级,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更大了,对于产品、品牌的评判有了更加丰富、个性的标准,这是进口酒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白酒、黄酒等传统酒种却迟迟未能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出口总量虽有增长,但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认知度并未有明显提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当一个品类不足以满足消费者从感官到心理的多层次需求,其市场拓展的脚步必然受阻。

  如果我们以更具战略高度的眼光来审视酒行业走过的十年历程,就会发现在全新市场环境的历练下,这个传统行业已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价值。(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