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美之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公司股东博弈的中国启示(节选)

  □韦桂华 著

  2007年,高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高盛战略投资(亚洲)公司与21世纪中国不动产签署投资协议,向其注资2200万美元,成为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二大股东;与其竞购伙伴鼎晖中国成长基金Ⅱ合作,以20.1亿元价格夺得双汇集团。

  2004年12月,华平投资联手中信资本等机构投资并控股哈药集团,持有22.5%的股权,被业内公认为第一宗大型国企收购案例。

  令人瞩目的铁矿石价格,究竟谁在操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现在三大矿山公司都由金融资本控制,千方百计以追求当期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具有资本属性的特征,不考虑企业长期利益。”因为JP摩根、花旗、汇丰等金融资本掌控着三大矿业的大局。

  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的财务投资不胜枚举,进攻气势咄咄逼人,成为更为厉害的狩猎者。可以预见,在短暂未来,这些被称为“私募基金”的资本必然会加快追逐国内产业的步伐,在中国市场开展新一轮的“狩猎行动”。这些财务型国际投资者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国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产业资本定价偏低,中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人民币也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间。在资本逐利的“挖地效应”驱使下,这些财务型国际投资者认为,中国产业资本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预期回报较高,于是纷纷瞄准中国优势、优质企业,以注资合作方式“狩猎”和“斩首”,以期和国内产业资本结合,获取1+1>2的效应。

  与此同时,财务投资者的使命也已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开始进行长远的战略思考,甚至付诸资本以赢利以外的意志,进而操控中国企业,乃至中国产业的发展进程。像凯雷、华平、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这样的国际财务型投资者,可能早已扼住了一些中国企业的咽喉。美联融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央视财经评论员顾灿奇说:“一些中国企业就像灰姑娘,需要并期待王子的惊人一吻,但当它获得了不断的跃升想要摆脱王子的时候,才发现挣脱是要付出代价的,事情也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

  面对这个更厉害的新狩猎者,面对各种利益的纷争与诱惑,面对沉重的包袱与业绩增长的压力,面对眼前的经济效益与长远的产业战略,中国企业,究竟该如何抉择?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而资本呢?同样半是魔鬼,半是天使。如同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同样没有永恒不变的资本精神。驾驭得好,资本就是天使,会对国内企业的发展产生无穷的能量;驾驭不好,它就是魔鬼,会将你所拥有的一切化为灰烬。

  我们需要国际资本的力量推进中国企业的进步,不可以短暂甚至是狭隘的民族情绪一味加以拒绝,也不可让国际资本以“斩首”行动操纵中国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也必须要重新思考,熟稔并应用于全球的战略特点是否适用于中国?

  我们需要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但也不可盲目崇拜,迷失自己的方向。记得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曾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写过一封信,饱含讥讽,字字针砭:“我手下的部长的确有腐败行为,他们有时会贪污几千美元。不过,和你们国家的‘精英们’相比,他们的勇气和魄力实在是不值一提——我听说安然和世通的老板能够造出几十亿美元的假账,令一个世界性的跨国公司一日之间倒闭关门,数万人一觉醒来就没了饭碗,我打算请安然公司的老板做我的财政顾问,他好像在公司破产之后仍旧逍遥自在。”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出中国道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公司治理,按游戏规则出牌,但不可超越国情,打破一个民族生命的底线。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又是国际金融中心,但首都伯尔尼却没有机场。为什么?这是伯尔尼人民投票的结果,他们怕飞机降落声太吵。联合国欧洲总部在日内瓦,日内瓦在瑞士,但瑞士不是联合国会员,为什么?也是公民投票的结果。

  我们不是世界公民,至少现在还不是,我们始终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对中国命运深深担忧并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推进其进步。我们虽不再说资本是“血淋淋”的东西,但也必须正视金钱对人性的迷失。

  正如韦伯所说:“没有人知道将来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有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生;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