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时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即将走向前台,据悉,新政将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由6.9升提升至6.3升,单车补贴3000元标准不变,该政策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此举对于促进我国汽车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势必对自主品牌的生产厂家及经销商销售带来一些冲击。
□ 蓝朝晖
节能补贴新政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处长向弟海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现场向媒体透露的。
据北京商报报道,节能汽车补贴新政一出,市面上七成享受节能补贴政策的原“节能车”将不再享受政策的优惠。在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之际突然收到政策变动的消息,让很多车企及经销商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自主品牌,更将受到新政的正面冲击。一时间,车企和经销商都为之震动。
车企内部研讨对策促技术升级
面对即将调整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入围补贴目录的汽车企业纷纷表示均已接到通知,并在公司内部开始着手研究对策,以减少因补贴的退出而造成的市场损失。
上海通用媒体关系及企业传播经理刘葳漪告诉记者,作为国内“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目前旗下雪佛兰品牌全系以及别克品牌下的君威、英朗等车型都入围了补贴目录,即使在新的补贴政策下,综合工况油耗标准提升10%,上海通用仍会有近70%的车型入围,企业对此并不担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合资品牌中,包括大众、奔驰、奥迪、福特、通用等在内的欧美系车企,几年前便开始在全球推行发动机小型化,更多新动力总成的技术已经应用在向中国投放的车型中,因此多数车型将轻松迈入更为严格的油耗门槛。
对此,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朗坦诚地表示,提高单车油耗标准,让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感到很大压力。奇瑞入围的车型中,多数将面临出局,目前仅有搭载新一代发动机的奇瑞A3三厢能符合新油耗标准。
据了解,由于目前自主品牌车型大多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将油耗降低10%的困难非常大,而合资品牌搭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车型则将轻松过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为降低油耗标准,预备技术升级展开新一代发动机研发的车企不在少数,其中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已着手开始了更节油发动机的开发。
经销商将面临更大困境
车企技术升级需要一定时间,但经销商卖车却是刻不容缓,因此,面对节能补贴门槛的即将提高,最难受的当属冲在市场第一线的经销商们。记者走访京城各大汽车交易市场时,多数经销商表达了对新政实施后销售的担心,有经销商表示,这是目前汽车消费仅存的一个刺激政策,如果优惠缩水,肯定将加大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卖车势必受影响。
“本来销售情况就不好,3000元补贴取消后,为了争夺客户,我们店肯定得自己加大优惠,那样亏损就更大了。”采访中,一位广汽本田4S店的负责人这样说。
此外,从目前的车市情况来看,仍然处于较低迷的状况,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比较明显。这时候如果优惠缩水,对于大多数车型,特别是车市中所占比率很高的经济型车来讲,影响会很大,更有可能导致刚刚有所复苏的车市继续下行一段时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认为,新政策将对自主品牌产生巨大的冲击,包括奇瑞、比亚迪、吉利等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将无法进入国家鼓励补贴的范围。
有利于车企技术提升
虽然10月1日开始提高节能补贴入门门槛,专家纷纷认为将有相当数量的车型退出补贴范围,对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促进我国汽车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汽车专家董扬称,提高3000元节能惠民补贴门槛,对于企业而言压力很大。但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将让更多车企积极研发新技术,满足补贴要求,从长远来说,对车企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也认为,从6.9升提升到6.3升,技术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新政策实施后,相信很多车会被挡在门槛之外。“短期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也促使自主品牌在自主研发上下功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罗磊说。
据了解,此前因一系列的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令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同时也超出了靠其自身竞争力该达到的水平,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将促使国内自主品牌加快技术转型,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由于技术改进困难重重,提高油耗标准后,市场份额注定会被合资车企短暂蚕食。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直言,“由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的企业竞争力下降,将是未来几年自主品牌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个状态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保护自主品牌的措施”。
【专家观点】
新政将考验车企
专家普遍认为,虽然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让车商们头疼,但从长远来看,对车企的研发能力却是一种考验。适者生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毕竟节能补贴政策推出的目的不是为了拉动车市,而是为了鼓励车企的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