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窝窝团:在危险的行业里生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多头到寡头的行业裂变

  

  一个数据让人震惊。截至2011年8月7日,全国团购网站数量达到创纪录的5507家。由于门槛低、易复制的特性,短短一年多时间,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然而,这个行业的一条生存法则是:容得下前三名,容不下第四名。要想冲业绩上市,唯一的办法就是搞死对手!

  2011年5月,据专业机构团800的调查:美团以7250万元的单月销售额排名榜首,24券、拉手网、大众点评网、F团以及58团购则分列第2~5位。与此同时,以3126万元的月销售排名第八的窝窝团,突然改变素来沉默的作风,高调宣布融资2亿美元,启动IPO进程。仅仅两个月之后,据易观国际统计,窝窝团已经成为国内实力第一的团购网站,月销售额达到1.23亿元。

  窝窝团这匹黑马究竟如何腾空而起?在战略上,窝窝团通过并购各个城市的区域性团购网站,得以快速扩张规模;在战术上,窝窝团采取深度区域化的放权管理,使得各地分公司更能适应国内多元化的地域消费习惯。在这股从多头到寡头的行业裂变中,窝窝团杀出的这条路,有其特殊的意义——旧的多头格局即将瓦解,新的寡头秩序如何建立?

  

  连续创业者

  

  1994年,26岁的山东日照人徐茂栋怀揣创造“中国沃尔玛”的雄心,在当地创办了“齐鲁超市”。当时超市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概念,徐茂栋的思维很超前。经过六七年的发展,齐鲁超市成了当地最大的连锁超市。但徐茂栋却发现“中国沃尔玛”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每到一个地方开超市,都要跟当地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疏通关系,每天都泡在酒桌上,太累了。”

  1990年代中期,为了转型,徐茂栋抽调了部分IT团队到北京,希望在IT领域寻找新的机会。1999年,徐茂栋借着这个北京分队打下的基础,成立凯威点告,专注手机无线广告平台。随后,他逐渐卖掉了齐鲁超市,将重心转移至凯威点告。2006年,分众传媒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凯威点告成立分众无线,徐茂栋出任CEO,宣布全面进军手机广告业务。

  两年后,分众无线凭借“点告”、“直告”、WAP等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效果付费模式的实施以及权威第三方监测平台的引入,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线广告运营企业。而徐茂栋则离开分众,创立了手机无线传媒公司百分通联,同时开始从事天使投资,投了中文在线等项目。

  徐茂栋说:“现在做团购,正好是过去20年创业经验的整合。做手机无线广告是面对各个品牌企业,做超市是面对广大消费者,正好分别对应了团购网站的上下游。而做投资则打通了资本运作这条捷径。”

  他的这种独特的创业经历,使得窝窝团的打法完全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成为行业里的一个异类。

  

  第三种思路

  

  中国团购网站的兴起,无不来源于效仿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的模式。

  2010年3月4日,饭否网被关停,沉寂半年后,王兴创立了美团网。14天后的3月18日,在网络视频领域受到优酷、土豆猛烈冲击的吴波,转身创立了拉手网。中国团购网站由此开启了一段狂飙突进的征程,不久后,各种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形成了“百团大战”的格局。

  此时的徐茂栋早已关注到了团购这种新兴模式。怀揣这一思路的徐茂栋并没有轻举妄动,他仔细分析了行业格局。2010年4月,徐茂栋以投资人的身份开始走访全国各地的区域团购市场。

  2010年10月,徐茂栋已经完成了对北京窝窝团、厦门闪团、广西好乐团、吉林美美团、宁波汤团、上海团虾、济南0531团等20多个地方性团购网站的收购。它们汇聚在窝窝团的大旗下重新上阵,杀入战况激烈的“百团大战”中。这一过程仿佛当年分众收购各个区域品牌的重演。

  目前,窝窝团的IPO正在按计划进行,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团购网站。43岁的徐茂栋说:“团购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过去做过10年超市,属于B2C;后来又是10年移动营销,属于B2B,在今天看来,过去的20年,我其实就做了团购这么一件事。”

  (摘自《商界》 王明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