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家级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开发区简介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区域,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湾顶,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经济圈交汇集聚区,是中国沿海新兴的大型重化工业基地。

  开发区现有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人,开发区内布局有“钦州保税港区、石化产业园、综合物流加工区”三大园区。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当前开放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保税功能区,她将发展成为面向中国-东盟的核心发展平台、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作为中国最年轻、最有发展潜力的天然深水良港——钦州港,她具备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及国际大港口的条件,港口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达5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如今她已是中国西南连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近几年来,开发区每年均以200亿元以上的投资量大力推进开发建设,大型临海重化工业快速崛起,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粮集团、国投电力公司、中电投集团、印尼金光集团等特大型企业先后进驻,临港产业集群迅速壮大,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港口吞吐量、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开发区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扬帆北部湾,共创新辉煌。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发展战略,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开放的钦州将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以港口为依托加快工业发展,力争在2012年左右,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石化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1919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规划钦州港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

  ●1992年8月,开始建设港口

  ●1994年1月,2个万吨级起步泊位竣工

  ●1996年6月,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省级开发区

  ●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开通一类口岸

  ●2004年2月,拉开广西沿海基地设施大规模建设序幕

  ●2005年5月,钦州燃煤电厂正式开工

  ●2006年10-12月,中石油项目、APP项目正式开工

  ●2008年1月,国家批准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2008年4月,中国商务部批准钦州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设钦州保税港区

  ●2010年9月,中石油千万吨炼油、APP纸浆项目正式投产

  ……

  港口资源·Gangkou Ziyuan

  

  钦州港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规划的“南方第二大港”,她是广西北部湾港的核心港区,是中国南部的天然深水良港,岸线长、避风好、不淤积、潮差大。钦州港规划分为西港区、中港区和东港区(预留发展区)三大港区,规划深水岸线54.5公里,可建1-30万吨级泊位200多个,全部建成后可形成5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具备建设国际枢纽大港的条件;现已建成10万吨级航道、4个10万吨级、2个7万吨级、5个5万吨级、1个3万吨级、3个一万吨级及近20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已超5300万吨,目前同时有10个10万吨级泊位在同步施工,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也已正式开工建设,至2012年,钦州港将达到超亿吨的吞吐能力。

  

  区位优势·Quwei Youshi

  

  钦州港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市场的连接点,背靠中国大西南的经济腹地,南有东南亚的国际发展空间,是走向东盟及国际市场的门户,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十分重要的桥梁。

  

  发展优势·Fazhan Youshi

  

  交通优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枢纽中心,中国沿海重要港口,拥有大型深水泊位,铁路、公路、航运、航空均十分便捷。

  产业集聚优势:

  中国西南石化基地,能源储备基地,中国沿海大型重化工业新兴基地,各类产业集聚,产业(市场)信息中心,企业优势互补,原材料供应充足。

  生产要素综合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电力、淡水资源充沛,完全满足大型重化工业生产需求。

  环境优势:

  环境容量大,生态良好,自然景观好,拥有中国沿海最好的水质,将建设环境友好型宜商宜居的滨海工业城市。

  政策优势:

  享受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配套政策、国家产业转移配套政策、保税港区专项政策等相关政策优惠。

  

  石化产业园·Shihua Chanyeyuan

  

  钦州石化产业园是中国西南重要的化工园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将按照“产业规划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园区服务一体化”国际化工园区发展模式开发建设,园区将以中国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发展石化下游加工产业及关联产业,并将致力发展大型乙烯及大型芳烃产业链条,建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境友好型石化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绿色、循环经济型石化园区。

  目前园区已建成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正在建设2000万立方米的大型原油商业储备库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同时在开展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100万吨/年芳烃、大型LNG码头及储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在2015年,园区将形成2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能力,建设成为立足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辐射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区域性石化物流交易中心。

  

  物流加工区·Wuliu Jiagongqu

  

  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是广西重点园区之一,位于钦州保税港区北侧,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为综合性物流加工区,主要依托钦州保税港区及钦州港中港区大型码头泊位,发展汽车组装出口、装备制造(包括工程机械、港作机械、农用机械、集装箱制造等)、大型现代物流业、大宗商品交易、集装箱装拼箱、物流信息、出口加工等相关产业。

  

  保税港区·Baoshui Gangqu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西南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中国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最前沿,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和强力引擎,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第五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保税港区规划面积为10 平方公里,分港口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规划建设10万吨级泊位8个,7万吨级滚装泊位1个及1个通用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640万TEU。保税港区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已通过国家各部委的综合验收,具备了封关运营的条件。

  

  重大项目·Zhongda xiangmu

  

  近几年来,开发区发展十分迅速,现入园知名企业及重大项目:

  中国石油:一期投资千万吨炼油项目,已全面竣工投产,同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二期工程1000万/年炼油项目。

  中国石化:已投资3万吨油气码头,主要经营成品油、LPG中转储运。

  中石油国际事业:投资建设200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其中,42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库已建成运营。

  国投电力:320万KW火力发电,一期2×60万KW燃煤发电;二期2×100万KW燃煤发电。

  中电投集团:8×30万KW热电联供机组,实现石化园区集中供热。

  印尼金光集团(APP):投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年产60万吨纸,25万吨液体包装纸,二期扩建至180万吨浆、310万吨纸。

  中粮集团:投资码头仓储及120万吨/年大豆加工项目。

  新加坡来宝集团:80万吨/年大豆加工项目,计划扩建200万吨/年加工能力。

  中信集团:投资大型锰铬镍金属加工项目。

  中亚科技:投资60万吨/年润滑油及添加剂、氟碳醇生产项目。

  蒙古能源:投资油页岩提取轻油生产项目。

  玉柴集团:投资大型石油化工项目。

  台湾正新集团:投资码头及商住综合开发项目。

  新加坡胜科公用事业:投资石化产业园高COD污水处理项目。

  中化国际集团:投资石化园区内石化物流项目。

  投资优惠政策·

  

  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

  1、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

  2、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优惠;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4、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5、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7、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再加计扣除50%;

  8、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9、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确需加速折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10、企业安置残疾人员,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加计扣除100%;

  11、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按20%给予优惠。

  

  保税港区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

  1、境外入区的货物(按有关规定需征税的货物除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

  2、保税港区流转货物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区内运往境外货物免征出口关税;

  3、运往区外的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可申请享受优惠税率;

  4、出口货物和部分入区使用物品“入区即退税”和“入区即结汇”;

  5、区内物品更换国产零配件可退税;区内企业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的水、电、汽(气),准予退还所含增值税。

  加工贸易政策:

  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和合同核销制度;允许“发外加工”;区内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实行以查代核;保税港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保税政策:

  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予以保税;与其他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外汇管理政策:

  1、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货物贸易项下交易,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人民币和外币计价结算;

  2、区内企业对境外首付货款,无需办理收付汇核销手续;

  3、境内区外企业购买区内货物,可以向区内企业支付,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也可以向其他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