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建蓉
创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至今已逾百年。1991年我国开始引进并试办MBA教育。万宝盛华《全球人才短缺报告》显示,超过24%的企业和雇主在艰难寻找合格的职位候选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称:“在未来10-15年内,中国需7.5万名能在全球环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但目前这类人才仅有3000-5000名。”可见MBA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当下,优秀管理人才的紧缺现象在跨国公司普遍存在,更不必说求贤若渴的民营企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于是,一批批关注民族命运、国家发展的青年才俊和管理精英,抱着梦想与渴望,纷纷努力跻身于有着“管理思想前沿阵地、管理实践培训基地”的MBA培养院校。
踏上新征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四川省绵阳市,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是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伴随着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西南科大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引领作用。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西南科技大学成为全国第八批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是四川省内非省会城市中唯一一所具有MBA培养资质的高校。2009年10月,西南科大MBA教育中心成立,靠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由经管学院院长担任中心主任。
2010年9月,来自国内不同地区、行业和工作岗位的第一批MBA学员73人,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西南科大美丽的校园。今年9月,该校又迎来了第二批100名MBA新生。目前,西南科大2012年MBA正在热招之中,计划招生120人。
9月2日,西南科大MBA教育中心,2011年新生在此报到。学员中有来自位于乐山市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的王建康同学,有来自位于洛阳市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牛昊同学。这些有志的优秀青年,为何千万里远道而来?既是源于对西南科大、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向往,更是源于对接受MBA教育和对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期待。
9月4日,西南科大新(东)区MBA报告厅,2011级MBA开学典礼及系列讲座如期举行。MBA报告厅内后墙上,“沟通交流、分担分享、人心人脉、成功成长”两行大字,昭示了西南科大MBA教育和MBA学员的理念,也标志着西南科大MBA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典礼仪式上,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朱强研究员向外聘教授颁发了聘书,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王朝全教授对MBA学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希望学员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努力向德艺双馨的现代管理者迈进。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厂厂长助理、成都航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林燕,西南科技大学教授委员会主任、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郝志伦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国有军工企业实现战略管理之路径探索》和《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理念》的讲座。
9月9日至11日,MBA新生们赴成都人众人教育龙泉湖基地,参加了为期两天两夜的户外拓展训练。项目结果除了输、赢之外,还有共赢和共输。它考验了参与者的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和商业意识,并诠释了“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的深刻道理。学员们认为,这种累,快乐而有收获,远胜于慵懒的闲适。
选择MBA教育,选择西南科大MBA教育,MBA学子们踏上了人生奋斗的新征程。
在MBA中成长
除了显性的学历和学位,MBA教育更应该为受教育者提供三大价值: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和人脉的拓展。为了给学员们提供好这些价值,西南科大各级领导和MBA教育工作者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MBA教育中心虽挂靠经济学院,却相对独立运行,以保障其一定程度的办学自主权。在学习方式上,脱产学习(学制2年),在岗在职的学员可选择业余时间学习(学制2.5年,最长可放宽至5年)。在专业设置上,有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供应链物流管理四个方向,学员可根据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在教学培养上,除了实行一位学员由两名导师培养的“双导师制”和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外,还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该校分布于多个行业的40家董事单位“联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方式,注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学员的水平及能力。
一年多来,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该校MBA教育中心还为学员们举办了20余场高规格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主讲人或为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或为政府官员、国信证券、广州金发科技公司、成都置信集团、四川兴事发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掌舵人及高管。与老师、学者和企业家们的交流与互动中,西南科大MBA学员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更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也点亮了理想和智慧的光芒。
2010级MBA学员余善聚,来自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建工部,是两个公司的财务总监和一个企业的财务负责人;2010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全国管理类联考进入西南科大,并获得新生入学奖,现攻读资本运作方向。采访他时,他正做导师安排的作业——《长虹的股价走势分析研究》和《五粮液的鼓励分配政策和资本结构研究》,作业是用来作为课堂案例将要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的。他说,MBA学习使他对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项目投资与管理、企业伦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MBA生活使他认识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拓展自己的人脉。
2010级MBA学员陈斌,大学毕业于某著名高校金融专业,先后在银行、企业、高校和政府机关供职,从事政府文秘工作近10年,现为绵阳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处处长。他平常主要负责经济建设类的文电办理,尤其对企业理财方面很感兴趣。他于去年考取了西南科大MBA研究生,也选择了攻读资本运作方向。如何完整地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和理财模型,从而使企业各类资产达到最优组合,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持稳健成长,是他喜欢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他说,他会站在自己工作职责的角度,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学以致用,在充分了解企业、为企业作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尽自己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企业经营和管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他感谢学校搭建一个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平台,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就近学习,做到了工作、读书两不误。
短短一年的学习时光,许多学员的管理意识得到全面提升,思考方式变得科学严谨,实践能力大获提高,这里成为他们人生蜕变的重要历程。参加工作多年,面对商海浮沉、世间红尘,难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再次受到高校厚重的人文底蕴的熏陶、沉淀,其思维观念产生了巨变:抛弃了急躁和虚浮,平添了务实和沉稳。这,无疑是他们最大的人生收获。学员们相信,MBA教育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与事业发展的助推力,他们一定会在MBA中成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