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穿梭往来的是穿着漂亮的日式制服的可爱女仆,甜美的日语问候,温柔贴心的服务,满墙的动漫海报,电视里随时播放着客人喜欢的日本动画片,还有定期的cosplay(角色扮演)聚会和动画试播会……这是一家“女仆餐厅”的情景。
“女仆餐厅”对不少北京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在朝阳区一条并不繁华的小街边,本市唯一一家日本特色的“女仆餐厅”悄然营业将近半年,虽然没有做任何广告宣传,可是通过博客和微博,如今已经是名声远扬,吸引了不少动漫迷。这家店的技术总监是年轻的日本留学生峰岸宏行,他操着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御宅族”,他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宅文化”的交流平台,成为同好者的聚会场所。
“御宅族”的女仆情结
峰岸宏行是个文静清秀的日本男孩,目前正在北京读研二,专业学医,已经开始在一家医院实习。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往来于医院和餐厅之间,乐此不疲,他称:“做医生和开女仆店都是我热爱的事情。”
关于“女仆餐厅”,峰岸告诉记者,可能中国人对这个概念并不熟悉,甚至有些误解,其实这种店在日本很普遍。日本动漫里可爱女仆形象的服务员是店里的特色,一些喜爱动漫的年轻人来此消费,享受置身漫画故事里的感觉。不少日本的“御宅族”都有这样的女仆情结。
记者了解到,日本秋叶原是“女仆咖啡馆”最集中的地方,并因此负有盛名,之所以在秋叶原兴起,因为这里是“御宅族”的大本营。在日本,有一些人因为恋爱或是工作不顺,导致对人际关系恐惧,于是沉浸于动漫和电子游戏世界,这些人被称为“御宅族”。有咖啡馆想出了让女孩模仿动漫人物,像仆人一样为顾客服务的主意,大受欢迎。如今这已被视为一种日本文化。不少情侣和女性也来到女仆咖啡馆,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
峰岸称,他自己就是一名宅男,从小学就开始迷恋动漫,虽然后来辗转在瑞士等地求学,最后来到中国,但这个爱好一直没变,身边还聚集了不少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所以,我一直梦想着能自己开一家店作为大家交流聚会的地方。”
舶来的女仆改了味道
其实在几年前,峰岸在北京读本科生的时候,就有了开女仆餐厅的想法,但当时资金和精力都不够。
直到去年,峰岸的一个朋友要在北京开家日本料理馆,他对峰岸的创业想法非常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峰岸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然而,餐厅中的“女仆”是否要原汁原味照搬日本女仆?这个问题让峰岸犯了踌躇。在日本的“女仆咖啡店”,扮成女仆的服务员一律把客人称为“主人”,客人一进门,她们会温柔地招呼:“您回来了,我的主人。”服务时候的惯常用语是:“有什么要求请主人尽管吩咐。”客人离开时,“女仆”们把客人送到门口,齐声说道:“谢谢!请主人慢走!”然后集体站在门口挥手送别。通常,服务员还可以陪客人聊天、打扑克牌或做游戏,不过都需额外收费。
然而,这种纯日式的服务在中国是否行得通呢?峰岸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入乡随俗,进行“改良”。“但我们保留女仆服务的精髓,就是温柔贴心,能让人愉快、放松。来我们这里工作的女孩子都非常可爱,她们热爱动漫,有的还能够自己画,所以和客人交流沟通没有障碍。”
转微博引来众多粉丝
峰岸告诉记者,开业之初店里生意并不红火,因为他们没有做任何广告宣传,而店面又相对比较偏僻,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当时,微博已经开始火起来了,我就想到用微博作为我们的宣传手段。”
峰岸亲自操刀为小店写微博和博客,他们的微博标签是“北京最有宅文化气息的窝”。“开始还是一些学生关注的比较多,后来是人民大学的一些朋友,也有北大和清华的,大家帮着我们转微博,知道的人逐渐多起来,现在我们已经有近千名粉丝了。”
峰岸告诉记者,客人从十几岁的初中生,到30多岁的白领都有,以80后居多,其中90%都是日本动漫爱好者,“已经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客人圈子,大家会定期组织活动聚会。”6月底,店里组织了“魔法少女”的cosplay活动,引来不少爱好者纷纷穿上角色服装“穿越”了一把,“每次活动都会来四五十人,气氛很热烈。”
为了增强小店对宅人的吸引力,近期峰岸还尝试着在店里代理一些日本ACG(动漫和游戏)产品,例如原版的ACG的T恤衫,游戏玩偶等,销路不错。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