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 园
网络营销往往因其可衡量性和低投高产的优势吸引着广大企业,基于不同的广告种类,产生了CPC、CPA、CPS等多种不同的效果评价模式。广告界流传的一句名言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50%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50%,也不知道浪费在哪。”对传统媒体,企业决策人可以容忍高昂的广告费和浪费率;但对于网络媒体,企业决策人却往往要求更为严苛,必须用完备的评估模式证明“每一分投入都有产出”。
网络成为补充品牌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最佳渠道,但归于你部门的营销预算有限,你只能谨慎的稳步推进网络营销,如何用这5%的资源做出105%的成绩?
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的在线营销团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相对于快消行业的其他大型企业,好丽友开始网络营销较晚,好丽友在线营销主管曾拓和公关经理张晓艳“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营销案例。“我们可能不会一下子投入那么多,但希望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有效果。”
打好互动组合拳
目前,好丽友在中国的产品线主要包括四大系列:派、口香糖、饼干和膨化食品,目标消费者广泛,其中,派产品的面对的主体消费群是小学生,上网时间相对有限,而口香糖和薯愿产品面对的消费者是年轻人,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更为明显。
作为在线营销主管,曾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调好丽友各品牌经理、代理机构和网络媒体团队之间的工作,围绕品牌和产品策划营销活动。薯愿是好丽友膨化食品中的旗舰产品,最大卖点是“非油炸”和“焙烤”工艺,目标消费群为18—29岁的年轻女性。通过网络推广的手段来吸引消费群的关注,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传达焙烤的薯片是低油脂的、可以保持窈窕身材的健康理念。广告创意上,根据薯愿的卖点特征在设计中体现了烘烤并增加了互动的内容,吸引网友点击。“我们希望利用网络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以及深度沟通。”
虽然目前来看,网络在好丽友的每个营销活动中并非占据很多,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
去年9月,好丽友在中国市场推出34克巧克力派,相比原来的产品重量有所增加,价格也随之上调。但是,重量上如此小调,消费者很难依靠肉眼看出来。
如何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好丽友巧克力派的主要面向的消费群是8—15岁儿童以及他们30—45岁父母,针对这两个群体,好丽友通过传统媒体实现高渗透,例如投放儿童频道、少儿节目和电视剧时段的电视广告。
但巧克力派也是很多白领和大学生零食选择,他们接触更多的媒介是网络,例如MSN、QQ、SNS、微博等。“我们采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组合使用,既让产品信息到达主流目标消费群,又与年轻消费群实现互动沟通。”张晓燕说道。
这一组合方式也适用好丽友的其他很多产品。一方面,网络作为好丽友某些产品的补点,另一方面,有些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则直接选择网络广告作为露出形式。但我们更看重的,是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
超越传统的精准
每年6月是名副其实的“考试”月。各路商家也竞相掀起一轮新的“考试营销”:各类考试相关产品粉墨登场,竞显神通。
好丽友另辟蹊径,借“熊猫派派福”产品,以传递祝福这种温馨、人性的方式为学子们的考试加油助威,助力考试减压。借“福”的概念给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送出一份关爱,一份“金榜题名”的祝福,在成长的路上留下一个美好的心愿。
除了网络的互动性,这一媒介更利于定向,实现精准营销。活动选择了“考试在线”等针对学生的网络媒体,将“福文化”更加精准的传递给他们。在互赠祝福中,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可谓润物细无声。
【相关链接】
好丽友数字营销精英如是说:
创意不能在天上飞。网络营销的创意执行要求多方团队合作。创意不错,但最后呈现有所偏差。网络营销是一个团体的工作,企业内部、代理机构、媒介平台多方合作,充分沟通。
引客容易留客难。官微、SNS等逐渐成为主流的沟通工具,媒体价值大,但这些媒体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必须准备充分。要把客人引进来很容易,难的是如何把他们留住。客人来了,如果招待不周,引起他们的不满,这就适得其反了。既然要做,就必须负责任。
在互联网,并非不做即不错,不做也有可能被动的陷入危机公关。企业必须主动,监测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决策层应该更多地鼓励尝试网络营销,即使失败,也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