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2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巧用包装营销技巧提高产品身价(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二)给人启示的三个故事

  

  故事1:“买椟还珠”新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着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一个郑国人从楚国商人那里买到一只有外饰漂亮木盒的珍珠,竟然将盒子留下,而将珍珠还给了楚国商人。原因是那只“为木兰之柜”,再“熏以桂椒”,又“缀以珠宝”的精美包装盒(椟)掩盖了盒中珍宝的光泽。无怪乎郑人不爱珍宝而爱美椟了。

  这则故事的本意是讽刺郑人舍本求末的愚蠢行为的,但是,今天我们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可以将该故事理解为:在市场营销中要时刻注意商品的包装,要善于利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效果来取悦买者,招徕顾客,达到“爱椟及珠“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

  故事2:茅台酒“金榜题名”

  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我国名酒——茅台酒,因为包装粗糙,造型不雅,使外国人瞧不起,没能进入预选行列。在这“紧要”关头,我国参展的一商人急中生智,“不慎”将一瓶茅台酒打烂在地,顿时香气四溢,吸引了所有的人,征服了评审官的心,才使茅台酒“金榜题名“、“笑傲国际市场”。这则故事说明,当时的“茅台人”缺乏商品的整体概念,只重视了商品的内在质量,而忽略了商品的外在质量。

  它告诉我们,在现代市场营销中,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一起抓,做到“好马要配金鞍”,好商品一定要有好包装。如果仍坚持“只要商品质量好,就一定有销路”的老观念,仍坚持“金玉其中,败絮其外”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重蹈茅台酒之覆辙。

  故事3:白兰地“荣华日贵”

  法国以生产柯纳克白兰地而着名的马尔戴勒公司,从1715年就生产专供皇室、高级大饭店宴会用的白兰地。为了使这样的珍品不致于降低身价,公司都给予了相应的包装。他们生产的畅销的白兰地酒——XO,是装在水晶玻璃瓶里的,瓶子又装在印着金宇的精致的盒子里;另一种比XO更好的白兰地酒,外包装盒是丝绒的,像首饰盒一样可以开启。

  这样的包装和装潢又反过来衬托了名牌商品的价值,使商品的附加价值大大提高,其目的是让人感受到里面装的是稀世美酒,赢得那些追求名牌、追求豪华的顾客。另外为了让顾客熟悉、喜欢其产品,为了留住顾客,该公司近百年来保持它传统的包装,坚持不改变包装策略。

  (销售与市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