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湖北省荆门投资审计全面服务项目建设效果明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来,荆门市审计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再造审计流程和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审计时效,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效能,不仅有效解决了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与审计力量补足的矛盾,而且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上半年,该局共组织对206个建设项目、36496万元资金进行了审计,促使节约建设资金1449万元;对887个城建项目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审计清理,核减项目欠款12669万元,投资审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行开门服务,切实做到早审早结。为切实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投资审计服务,该局一是设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服务大厅,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资料接收管理办法,编制了新的审计流程图和审计资料接收业务流程图。二是公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事指南,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流程、审计资料交接要求和各种文书、表格等编印成册,免费发放,并在审计局外网上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方便项目建设单位下载。三是实行首问责任人制度,明确第一个接受询问和咨询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对于不属于本人职责服务内的事项,首问责任人要做好衔接和引导工作,负责协助联系有关主办人员。四是实行科室负责人和领导轮流值班制度,切实监督工作人员搞好服务工作。五是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职责,贻误工作,影响审计时效,或损害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项目建设单位报送资料及时准确,实现早审早结。

  实行分类管理,切实缩短审计时间。一方面注重根据项目资金数额大小和工程性质,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划分为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除省厅统一安排的项目、市委政府交办的项目和纳入年度审计计划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实行简易审计和报告程序。对一般程序项目,严格安排有关程序,同步开展造价审计和财务审计,出具完整的审计报告;对简易程序项目,不发审计通知书,只审工程造价,不审工程财务,以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审计部门三方签字认可的《建设工程造价编审确认表》替代征求建施双方意见环节,而且审计报告只反映送审金额、审定金额和审减金额数量,工程建设管理情况用附表替代,审计报告经有关部门复核后,由投资审计局负责人直接签发,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注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完工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实行分段审计,将项目划分成若干标段,完工一段审计一段,分别出阶段性审计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待整个项目全部完工和审结后,再汇总形成最终审计报告,以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

  实行预警管理,切实做到限时审结。一方面专门制定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限时审结暂行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各环节的工作时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实行全过程分阶段限时控制。一般项目在2个月内完成,小型项目7—10天完成。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任务的,必须报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才能延长审计时间。另一方面实行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时效预警管理。根据各环节的工作时效要求,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将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提速。

  实行分类跟踪,切实做到无缝对接。为进一步强化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该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意见》,一是突出重点项目跟踪审计。优先安排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工程,以及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二是突出重点环节跟踪审计。紧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设计变更调整、隐蔽工程等节点进行跟踪审计。三是突出重点内容,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设备物质及材料采购情况、土地利用及征地拆迁情况等进行重点跟踪审计。同时建立实行了跟踪审计情况汇报制度和重要事项提前告知制度。

  (王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