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在中国一直无法复制其擅长的以特许经营为主的业务模式,不过目前它正尝试打破这一尴尬局面。近日,市场传闻麦当劳正与湖南友谊阿波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谊阿波罗)谈判加盟事宜,友谊阿波罗可能加盟麦当劳并获取湖南市场的经营权。“与麦当劳接触了近一年时间,双方尚未达成协议,但一旦合作肯定是区域市场的全面合作。”一位友谊阿波罗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启动了个人加盟业务后,麦当劳也计划将一个区域市场的加盟权向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开放。企业加盟后将对麦当劳中国的整体扩张产生巨大推动力。
欲启动企业区域授权
麦当劳并没有否认与友谊阿波罗谈判加盟事宜的说法。麦当劳中国区公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许经营业务是麦当劳在全球许多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将成为未来麦当劳在中国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麦当劳仅在江苏市场开展小规模的特许经营试点业务,尚未确定在中国正式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具体时间表。
而对于与麦当劳谈合作,友谊阿波罗内部人士表示,“如果一旦合作,肯定是区域市场的全面合作,单个门店的加盟对于集团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据记者了解,友谊阿波罗是湖南省的商业龙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麦当劳谈判的加盟对象是地方有实力的企业,同时可能开放整个区域市场的加盟权。据记者了解,除了目前的个人加盟业务外,麦当劳正打算启动企业加盟的形式,即将一个地区的麦当劳餐厅加盟权授权给当地一家有实力的企业。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相对于个人加盟业务,同企业合作,更有利于加盟店的规范经营和统一规划,大大减少加盟店的经营风险。而且企业相对于个人,独立管理能力更强,更容易达成共赢。另外,同区域大型零售企业合作,有利于获得政策上的一些支持,也更有利于打开区域市场,实现加速扩张。”
特许经营的餐厅在麦当劳全球餐厅的比例占到75%,而在中国内地,麦当劳目前的餐厅数量超过1300家,但特许经营餐厅比例不到1%。截至目前,麦当劳中国超过1300多家餐厅中,加盟店仅有6家,而且都是试点性质的。而在麦当劳全球近75%的餐厅采取了特许经营模式,它们为麦当劳创造了近70%的利润。
“麦当劳在加盟问题上一直很谨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许经营连锁专家李维华告诉记者,1990年麦当劳进入中国时采取了直营模式,一直到2003年麦当劳正式在中国尝试特许经营加盟业务,当时选择了天津一位加盟者做实验,但却以加盟者的退出告终。
2006年,麦当劳再次挑选了沈阳、无锡、义乌的三位个人加盟者做试点。直到在2010年,麦当劳在中国公司的官网上挂出了“特许经营”的项目,但至今仅在江苏市场开展小规模的试点。
商业模式之惑
而在无法复制美国本土特许经营业务模式的同时,麦当劳中国的商业模式也陷入困境。
从麦当劳全球的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到,麦当劳直营店的收入占总销售的1/3,加盟店占到2/3,而加盟收入中很重要部分是房地产增值收益。房地产营运收入、从加盟店收取的服务费和直营店的盈余等三部分组成了麦当劳的收入来源。
而所谓的房地产营运收入是指,麦当劳有专门的地产公司负责寻找适合的开店地点,然后通过长期承租或购进土地和店面,再把店面租给各加盟店,从而赚取差价。而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也说:“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我的真正生意是房地产。”
但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却主要是卖汉堡。“麦当劳进入中国后拓展很谨慎,一直以租赁为主,不买地自建或购入店铺,同时特许经营业务也发展缓慢,所以没有像在海外那样做房东或‘二房东’。”一位曾服务于麦当劳的人士表示。
所以,麦当劳急于在中国市场找到一种恰当的商业模式,而现在最先要做的是加快特许经营业务。
(摘自《中国经营报》 徐春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