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以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通过深挖来自一线职工的小思想、小理念、小建议,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在活力,产生了令人感动的魅力。
小思想带来大效应
近些天,该矿采二队班长于成方班中又多了一项新的管理任务——为职工安全补课。8月14日中班,职工延廷水在回答于班长提问的“添溜安全要求时”,因为答案中缺少了“上移π型钢,必须支好铰接顶梁再替换”这一关键环节,当场接受了于班长的补课。
据了解,该矿17个采掘区队的班组长都同于成方一样,担任起了补课老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近段时间,大多数区队的工作面都搬了家或出现了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以及高温多雨不良天气等因素,为补齐职工对现场环境、作业方式、安全要求不熟悉的短板,我们产生了班组长现场补课的思想,并严抓了落实。”该矿副总工程师徐德新一语道破玄机。
为确保补课补出成效,该矿要求各区队带班干部、班长和各施工小组安全负责人,都要落实“补课”责任,做到在职工每进入一个新环境、每开始一项新操作前,针对环境情况和安全要求对他们进行提问。对回答问题不全或答案不准确者,要当即对其补课,对情况不熟悉者“开小灶”补脑,直至完全明白为止。
截至目前,该矿111名采掘班组长已为职工补课1100余人次。补课文化补齐了职工因现场变化所带来的安全知识、操作技术等掌握不全面的短板,更促进了安全生产。据统计,截至8月15日,该矿各采掘队不仅杜绝了隐患、违章和事故,而且原煤产量、掘进进尺环比提高3.9%、9.1%。
小理念促进创品牌
“支护质量最重要,精细管理是关键;认真标记ABC,安全生产有保障。”这是8月份以来,在该矿采掘职工中流行的顺口溜。
ABC这组英语字母代表什么,作何道理?笔者在该矿基层区队深入采访后得到了答案。原来,该矿自8月份起开展“五精管理”创品牌活动,品牌的亮点首推采煤面、掘进迎头的支护质量。“应该用一种能代表三八班的符号标记支护,以便于使支护责任一目了然。”鉴于职工的这一理念,该矿认真研究采取了“ABC管理法”。
“ABC”考核法,是将各区队每个班组所打的每一棵支柱、锚杆(锚索、锚梁)、所喷浆段用不同色粉笔标记,夜班标红色A、早班标黄色B、中班标白色C。如此一来,哪一段支柱、哪一棵支护是哪个班支的,通过查看标记,便能清晰可知,更利于追究问题责任。该矿还要求各班支护工严格按照“拉线支设、垂直定位、迎山有力”的12字支护法,精细支护并逐棵作好标记。同时要求带班干部、班长对当班支柱质量仔细检查验收,严防遗留问题被追究责任。
8月13日早班,该矿采一队跟班副队长高福民到3135面上接班后,发现下部第四排有一棵密集柱柱爪扒口大、柱体迎山力差,他按照标记认定此柱是中班王茂国班所支,当即安排人做了整改。而就在这一班,矿技术科人员正好来工作面检查支柱质量,没有查出任何隐患。高队长上井后,按照“ABC”考核法规定,对存在密集支柱问题的王茂国班落实了100分工资分责任扣罚,闭合了现场支护质量管理。
ABC管理法,解决了支护责任不清和问题点不清的弊病,促进了支护质量创优、创品牌。经过矿8月份两次支护质量综合检查验收,采掘面头优秀率达到了81.3%。其中,14个面头被矿命名为支护质量管理品牌工程。
小建议激发新热情
近些天,该矿钻探队职工每到开班前会时间,都要先进行一项新内容——学习《山东能源集团企业文化手册》知识,大家高兴地称其为“兴趣小课堂”。
8月初,由淄矿集团等6家山东大型矿企组建而成的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了在集团文化的统领下推进6家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山东能源企业文化手册》下发到了所属20万员工手中。采取什么样的机制让职工尽快学习领会好这一大企业文化呢?该矿通过纳谏,采纳了职工“班前5分钟文化课”的建议,提高了职工的学习兴趣。
“谁解释一下‘胸徽’的称号?”“叫太阳图腾。”“回答正确,给你加2分工资分。”8月15日12点,在钻探队中班班前会上,当职工李克回答出值班干部王刚提出的一条文化知识后,立马得到了工资分奖励。据了解,该矿还采取多种小机制激励职工学习,并按照奖励积分制,月底在各区队每个班组中各推举出1名“学习标兵”。
“班前小课堂既是文化学习课,又是对每名职工践行企业文化的考验。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大有好处。”该矿党政办副主任郑强感触颇深。8月13日早班,钻探队陈淑君班职工学习了“进军世界500强,打造卓越能源企业”的愿景后,激发了新干劲。他带领3名职工在9214皮带道14#探查孔处,创出了注浆孔与注液泵远距离安全注浆1.5吨水泥的单班生产新纪录。据统计,自推行学习山东能源企业文化知识以来,全矿共创出各类安全生产英雄行动记录达30余项。
(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