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高收益理财产品为何是非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6月份正值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高峰,随着2011年1月以来先后6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银行吸金大战已经到来。业内一部分人认为,银行缺钱,为了吸纳资金而推出收益率越来越高的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另一部分人则指出,银行密集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的背后必有猫腻,其中很可能存在风险,投资者应理性对待。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上旬,全国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元。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已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持续火爆了半年,上涨势头预计还将继续下去。

  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告诉记者:“今年连续银根紧缩,导致银行资金压力陡增。从存款方面来看,负利率以及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揽储的压力不断加大。但从贷款方面来看,实际的贷款需求旺盛。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可以增加放贷量,从另一个角度满足了客户的融资需求。因此,缺钱,是银行大力发行理财产品的最大动力。”

  一般而言,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而银行以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吸纳资金,意味着加大自己的融资成本,如此舍得下本,究竟原因何在?

  频繁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但其风险真的如营业员所说的那样低么?

  “如今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越来越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机遇。在投资风险方面,各大银行近几年来发行的理财产品至今并未出现过亏损。”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表示,“不过,凡是投资都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特别是一些银行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故意夸大收益,淡化风险,迷惑投资者,值得注意。”

  广大投资者在面对种类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国家理财规划师提醒投资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有机会获得高于定存的收益,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另外,个人投资的理财产品期限不宜过长,一年以上到期的产品,投资者最好事先确定是否享有提前赎回权,流动性强的产品不仅能为投资者带来及时止损的机会,还能在产品市值飙升时立即兑现收益。还有,目前物价飞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以及一些贵金属的价格,因此,购买一些与商品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鉴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问题,银监会于6月24日下午召开了理财业务会议,指出了商业银行的六项违规操作,并要求各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上已经出现的六项违规操作进行整改。这六项被点名的违规操作包括: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

  (摘自《MSN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