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微博营销猖狂 水军来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微博水军来袭,广告铺天盖地,营销无处不在。这句话也许对现在的微博夸张了一些,但是也许这就是未来微博的状态。

  据华财网调查,草根微博排行榜前50名中,大部分并不是以交流为目的的网民,像“冷笑话精选”、“全球时尚”、“爱情物语”、“精彩语录”、“微博搞笑排行榜”这些拥有上百万、几十万粉丝的知名微博,是被投资实体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运营”,这些投资实体之所以运营这些微博,有的是看准了微博长远的影响力,有的则是希望通过在微博上传播公关软文、发广告、卖产品盈利。

  既然微博号称自媒体,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影响力,那么,微博参与者通过自媒体获得收入就也是题内应有之意。在国外也是如此,比如,有一家叫Vitrue的公司就运营着2500家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账号,世界前10位的品牌中有8家都在使用BuddyMedia管理官方账号的后台。而DELL也已经在Twitter上创造了几百万美元的销售额,社交网络拉近了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甚至由此产生了新的购物入口,形成电子商务的新机会。

  像早期的Twitter一样,在中国的微博江湖上,有一个关键词绝对绕不过去,那就是“粉丝”,至少在目前,粉丝是中国微博价值的绝对核心。而与Twitter不同的是,它既是微观上微博账号的核心,也是宏观上微博运营的核心,人们通过粉丝来衡量微博账号的价值,而各个运营商也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规模。在Twitter上,仅仅是用户在追求粉丝,但在中国,由于有多家微博在竞争,微博运营商也在刻意推高粉丝的数量,一个众所周知的行业规范是,每个新注册的微博账号,都会被系统锁定关注一批特定的名人,这样,随着微博新用户每天的增加,那些被锁定名人的粉丝也每天在水涨船高,所以,尽管中国微博的用户总数不如Twitter,但却创造出许多粉丝全球之最的微博名人。

  更多粉丝=更多的曝光=更多的钱(倒卖粉丝网站的广告语)!与Twitter不同,中国知名草根微博大规模商业化的一个潜在后果就是,目前活跃在传统互联网上的“水军”很可能会在微博上开辟新的战场。像传统互联网上那些推手公司一样,微博上的推手公司也在竭力宣扬微博公关的商业价值,但基于商业利益,被调查到的一些公关业者很可能会夸大微博营销的影响力,他们透露的一些数据、价码也未必真实,因为这样的报道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而大量客户的到来,就代表着资源的进入,人力的进入,市场的形成,那时候,微博离被水淹也就不远了。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上,连传统媒体都还做不到规范,何况互联网媒体,何况互联网自媒体?

  由于微博用户有选择关注对象的自由,在微博上,人们的从众心理会表现得更强烈,这就导致在粉丝增长和转发传播过程中出现马太效应,那些粉丝本来就多的账号会很容易吸引更多粉丝,那些被转发传播得多的微博会被更多人转发,同样道理,人们在整理自己的关注名录时,粉丝多的账号也往往更容易被保留下来,在潜意识中,人们以为粉丝关注或转发就像投票选举,当选的一定是好的,却不知道也能造假。因此,要减少微博乱象的出现,除了用户的自我维护之外,运营商方面“打假扫水”机制的完善也成为必要,毕竟,大多数人更喜欢在一个商业味较淡的网上社区里进行交往,但对于激烈竞争中的运营商来说,要狠下心来彻底挤破泡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营销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