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胡忠坤) 由云南冶金集团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云南省唯一高纯多晶硅生产线,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于7月6日在云南曲靖南海子正式竣工投产,这是云南冶金集团贯彻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推进云南面向东南亚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重要成果。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曲靖市领导、投资方股东代表和设计、施工单位代表以及云南冶金集团和相关企业领导出席了项目投产剪彩仪式。
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而多晶硅属于集电子、材料、化工、冶金、机械、电气、自控等多专业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云南冶金集团昆明冶研新材料公司于2008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取得了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是云南省政府全力支持的20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云南冶金集团倾力打造的五大产业中硅产业板块的核心产业。
该项目的主要工艺技术和装备从欧美引进,工艺先进,技术装备行业一流,单条生产线的规模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项目的产品质量、能耗、环保和安全等主要技术经济设计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属于领先水平,成本优势明显。
项目概算总投资29.1亿元,定位于电子级多晶硅产品生产线。项目按照国际先进、行业一流要求开展设计、设备选型,并科学组织项目实施。经全体参建人员的艰苦努力,项目按计划完成。2010年11月投入试生产并顺利产出第一炉多晶硅合格产品。目前,生产流程已全部拉通,质量稳定,产量稳步提升,能耗进一步降低,经试生产验证,该项目完全达到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规模、质量、工艺、能耗、资源回收和安全环保指标要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正式进入产业化生产。
云南冶金集团董事长董英在该项目投产仪式上致辞,他说该项目的正式投产,是云南冶金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新成果。他说做强做大、做优、做精特色产业是云南冶金集团坚持不懈的目标追求和应尽的社会责任,按“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的要求,克服重重困难,项目顺利建成投入试生产,目前已累计生产多晶硅450吨,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太阳能一级品标准,计划年内产品1600吨,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国内有关权威专家在考察了该项目试产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试产初期就产出高质量产品在国内同行业是第一家,有望成为我国首家多晶硅批量生产厂家。
董英说,该项目的正式投产,为云南冶金集团“十二五”的发展开了个好头,“十二五”集团将继续依靠科技创新和大项目带动,按照“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铝、铅锌、锰、钛、硅五大主导产业,将云南冶金集团建设成为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企业。其中,在硅产业上将以昆明冶研新材料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力争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1万吨、太阳能硅晶片500兆瓦、半导体电子硅抛光片1亿平方英寸的年生产能力,产值超百亿、利税过十亿元。
项目投产仪式由云南冶金集团总经理田永主持,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出席,云南省国资委主任徐盛鹏、曲靖市市长岳跃生、昆明冶研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沈立俊分别作了致辞。云南省、曲靖市相关部门领导、相关金融机构、股东单位代表和设计、施工单位代表以及云南冶金集团领导和集团各相关企业、集团本部负责人参加了竣工投产剪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