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理论家汪海(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特约记者 王开良

  本报记者 何沙洲

  

  汪海的企业管理理论很多,什么“大质量论”、“大科技论”、“大创新论”等,由他创作的理论还编辑成厚厚的几大本书,他创作的理念被分成“创新篇、市场篇、管理篇、质量篇、科技篇、人才篇、名牌篇、发展篇”等,并集结成一本册子,读着里面的词句,你不由会叹服这位首届优秀企业家的睿智。

  

  “大质量论”

  

  早在1986年,我们就提出了“三个质量”的概念,指出企业的质量应该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指的是产品的好坏,是否适合社会和人们需要所具备的特性。它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工作质量指的是工作的好坏,是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质量水平,它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服务质量是服务的好坏,是按照用户的需要设计,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并在用户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

  产品质量反映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是检验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标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这三个质量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缺一不可。质量是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要树立“三个质量”的大质量观。在“三个质量”中,工作质量是核心,是重点,是基础,是保证,是关键,是大局,是“三个质量”的主要素,是“原子核”,工作质量不到位,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在内的其它一切都等于零。要根除对质量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要从抓人的质量和思想提高入手,全面带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工作质量的竞争,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决策人工作质量的竞争。在市场竞争当中,工作质量是没有最终标准的,是不能够停止的,只有和市场竞争接轨,才是最佳的工作质量,市场怎么要求,我们就怎样去做,要随着市场的要求和变化,来制定我们工作质量的新标准,这才是符合市场标准的工作质量。我们要想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要抓好源头和领导。主要领导要扑下身子做事,从每个环节的“细”和“小”上去抓质量,只有领导带头做好了,才能真正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都对质量负责”的氛围,真正使质量问题做到“领导放心、员工放心、客户放心”。

  双星名牌发展30多年来,尽管我们每年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工作重点不同,但是“三个质量”每年都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切工作的纲,都是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双星名牌发展的自始至终和全过程。双星正是革了计划经济质量管理“死后验尸”旧模式的命,创新了“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大质量”观,提出了“干出最好的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质量新理念,实行将道德观念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相结合的诚信管理新模式,才以质量铸造了双星名牌。

  

  “大科技论”

  

  “大科技”是什么?大科技就是管理科技、政工科技及技术科技三者并举,达到最佳时所表现出的科技,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大科技的概念还包括行业科技,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科技,生产厂有科技,配套厂也有科技,二产有科技,三产也有科技。只有在抓了大科技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我们才会在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展科技必须同新的思想、新的意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管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进行综合配套。思想观念首先必须更新、思想意识首先必须提高。要跳出行业圈子、打破行业界限,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敢闯禁区。如果不去掉那些老的框框、老的思想、老的概念、老的工艺、老的技术,科技也肯定搞不好,也不会有实际效益,加速科技进步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成为空想。与生产相结合,就要注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组织攻关;与质量相结合,就要把科技进步与质量竞赛等活动有机地结合好;与管理相结合,就要把科学化管理纳入科技进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就是要让政治工作面向生产实际,不断地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

  就习惯意义上的技术而言,不管是工艺、配方、设备、原材料,还是医疗、基建,称为技术上的科技;就企业管理的方法、手段,企业体制、机制调整转换而言,可以称为管理上的科技。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存在科技进步,双星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同双星把技术与管理都放在科技的视点下,使三者有机结合息息相关。

  

  “大创新论”

  

  我们革了计划经济守旧思想的命,提出了“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人人都创新”的“大创新论”,创造了“打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的竞争模式,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潜能。

  双星全员创新一是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实现了“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一场商战中的、群众性的、人人参与的“人民战争”打响;二是打破了旧传统、旧模式、旧方法。通过创新,使许多过去根本不敢想、根本不可能、根本办不到的事,不仅敢想了、可能了,而且办到了,外国人能造,我们就能改。三是打破了常规。特别是过去一些老的东西、常规的东西、不敢改或不可能的东西,通过创新都得到了很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