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关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确定,同等条件下,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将成为企业和事业单位审计业务的优先选择对象。
我国7000余家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将各就各位,“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有望得到初步遏制。
设计选择路径
让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各有空间并良性发展,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致诉求。
财政部此次为会计师事务所设计出了一条选择路径,其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
低价争夺客户、恶性竞争事件频发等成为这些年困扰会计师事务所乃至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国办发56号文提出了“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的要求,并对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群体进行明确界定。
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正是对国办发56号文的进一步落实。根据指导意见,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
对此,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表示,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品牌价值,“业内普遍存在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倾向,对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执业领域上进行清晰界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指导意见中有一条规定,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引起强烈共鸣,即“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我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
本土大所或为优先选择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选择审计方时,对于符合由财政部和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具备从事证券和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组织形式为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优先考虑。
2010年底,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12家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出炉,除国际“四大”外,立信、中瑞岳华、国富浩华等8家本土事务所荣登榜单。
在财政部此次布局本土事务所执业领域的长远考虑中,这八大会计师事务所格外抢眼。因为它们均符合上述前两项条件,其中3家已经完成特殊普通合伙转制,有些即将完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事务所在经历了多次市场洗礼后逐渐走向成熟,其职业操守、执业质量的大幅提高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皮建国认为,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盲目崇拜国际‘四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本土事务所的执业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打造出在国际资本市场同样有竞争力的中字头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多方借力继续全方位地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当下或已成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合理布局依然任重道远
事实上,由于行业内部分类管理事务所的机制并没有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合理布局似乎依然任重道远。
记者在分析2005年至2010年注册会计师人数、事务所数量、业务收入的综合情况后发现,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的增长高于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长。令人担忧的是,虽然数量越来越多,但很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却小得多。这其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快速膨胀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有的小型事务所以压价的方式搅乱市场,有的企业单纯以价格为选择事务所的依据,这影响的最终还是整个行业的执业质量和生存环境。”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克明说。
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如此,这一问题有望得以有效遏制。
“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在政府搭好平台的基础上,事务所也要根据自身规模明确定位,避免低价竞争。”克明最后建议说。
(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