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小岗速度 “引领”多个洋企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前言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按行政级别划分,小岗村只是安徽境内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村落。可在安徽,人们却这样津津乐道:安徽的滁州市、中国的凤阳县、世界的小岗村。

  更多目光聚焦小岗,不少企业来了,不少企业又走了,而这样一家外资企业留了下来。

  一边是落后却又不平凡的小岗村,一边是颇具实力的海外上市企业,怀揣着同一个“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梦想,彼此适应磨合,一次具有样板意义的试验渐次展开。

  □ 陆绮雯 傅盛裕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混沌时势中炸响了一声惊雷。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大包干”的序幕由此拉开。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004年到2009年间,任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沈浩推行了调整产业结构、带动旅游业、办好工业园的“三步走”战略。更多目光聚焦小岗,不少企业来了,不少企业又走了,而这样一家外资企业留了下来。

  

  破土:

  GLG结缘小岗

  

  两年多前,一台反映村镇发展建设的专题节目正在电视上播出。当中描述的小岗村与人们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发展陷于停滞,村民生活拮据,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节目真实地反映了小岗村当时想发展又苦于找不到发展路径的境遇。

  加拿大GLG生命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永博士看到这台节目后,触动神思,感慨良多。在国内拿到硕士学位后留美深造的他走过许多国家,见过迥异的城市和乡镇,在他眼中,中国的大城市论发展规模已与国外城市无异,但农村的差距仍十分悬殊。发达国家的农业早已实现农户加龙头企业的集群生产,而国内的农业生产仍未完全机械化。他没想到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进入21世纪后仍如此贫困,他决定去小岗村看看。

  当时的GLG集团已经在加拿大多伦多主板上市,并已在中国建成了5个大型种植基地,主要栽种甜叶菊,从中提炼出不含卡路里、纯天然、高甜度的甜菊糖,销售到海内外市场。

  这样一家大公司,为何会相中资源匮乏、地处偏远的小岗村?

  2009年1月5日,安徽省境内普降大雪。海归华商前来考察的消息在小岗村不胫而走,沈浩携村内领导班子冒雪等候良久,这番诚意给了张永很大的触动。于是,仅仅用了4个小时张永就作出了投资小岗的重要决定。仅仅3天之后,1月8日,GLG集团就与小岗村草签框架协议,结为全面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小岗村GLG高科技产业园。

  2009年3月28日,GLG高科产业园破土动工。

  

  建园:

  筚路蓝缕的“小岗速度”

  

  GLG集团中国大区总裁王倩从园区开工伊始就驻扎小岗村,迄今已有两年多,是名副其实的“新小岗人”。总结过去两年多的生活,王倩觉得,整个小岗村的关键词就是“小岗速度”。

  2009年5月,园区综合楼封顶;6月,民用糖车间完工;7月,100名小岗人经培训后进入园区务工;8月1日,GLG第一批民用零卡糖成功下线。说起每一个日子,王倩都如数家珍。

  就在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噩耗传来。2009年11月,年仅46岁的沈浩辞世,他一手引进的GLG园区何去何从一度成疑。张永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扩大投资规模,增加科技含量,以集团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依托,以低能耗、高产值、无污染、可持续为特色,加快建设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旅游观光为一体、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园区。 3到5年内,投资总额将达到15亿元,期望产值在60亿元,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牵手:

  备战“二次腾飞”

  

  2009年11月25日,GLG集团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张永也终于说服股东,投资小岗的全盘计划获得了董事会的认可,张永在GLG集团下成立张博士天然零卡饮料食品(安徽)有限公司,依托小岗村的产业园,从事以甜菊糖为主要原料的张博士零卡系列饮料和食品的研发和生产。2010年12月17日,小岗村第一条饮料生产线投产,今年5月开始,张博士零卡系列饮料已在全国30多个省上架销售。

  6月22日,GLG集团为了加速零卡产业的发展,推动小岗村的二次腾飞,张博士天然零卡饮料食品集团与滁州市、凤阳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国总部落户小岗村的投资协议,计划以“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运作模式发展,三年内计划投资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