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进江苏涟水县东胡集镇镇北村这片红色热土,扑面而来的是招商引资春潮、全民创业大潮、争当老板热潮。创业点内,机声隆隆,产销两旺。在县人大组织部分代表观摩该村创业点时,党总支书记王中来感慨地说:“60多年前,镇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伪军、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诗篇。今天,我们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打造创业平台,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向全面小康的金光大道。”
镇北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清醒地认识到:要致富,招商引资是正路;要发展,创优环境是首选。该村首先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向外求援一点和群众自筹一点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铺设12.5公里水泥路,实现了“组组通”工程,为招商创业打造“绿色通道”;其次是规划先行,逐步发展。在原莲花小学、罗徐小学附近规划100亩创业点,筑巢引凤;三是利用在外工作干部多、打工人员多的人脉资源,采取上门拜访、信函联系等方式,千方百计招引项目,已引进招商项目1个,上马创业项目13个。
党总支书记王中来得知在常熟打工人员潘效中有一招商信息,立即跟踪落实。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引进江西老板刘少华投资500万元,在村创业点上马箱板项目,用工25人,主要生产豪爵摩托车包装箱板,年产值800多万元,创税利60多万元。该项目还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村民潘效波、潘效中、潘雪峰、谢志刚等在外打工人员,返乡创办6个加工分厂,用工72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在江阴开货车跑运输的村民郑其红,今年初返乡投资100万元,创办占地8亩的大型养鸽场。目前已建鸽舍6幢,养种鸽5000只,建猪舍300平方米,养猪100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自繁自养种鸽及成品鸽15万只,利用鸽粪及混合饲料养猪200头,年创产值1000万元,利润60万元。
(徐帮奎 刘从久 陈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