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场顶级会所浮华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在顶级会所里所接触到的人物,不是领袖级的企业家,就是高官要员,这对商人来说,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和开拓都有极大的帮助。”

  □ 欣华

  

  上世纪90年代,京城“四大会所”之一的长安俱乐部,曾把拥有5000万元的公司资产作为当时进入俱乐部最基本的参考标准。一直以来,顶级会所的经营理念就是:经营者通过对高端客户休闲交流习惯的准确把握,以“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实现自己的聚财梦。那么,透过奢华的表象,神秘的会所有着怎样的运行规则?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一位温州企业家道出了商人们青睐会所的重要原因,“在顶级会所里所接触到的人物,不是领袖级的企业家,就是高官要员,这对商人来说,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和开拓都有极大的帮助。”在长安俱乐部,会员可以打电话给服务部要求认识某银行家会员。长安俱乐部会通过各种方式介绍他们认识。这种服务并不会给俱乐部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却体现了俱乐部的价值。私密性也是商人对会所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在顶级会所里谈生意或做任何事,都不会被外界知道。一些高级俱乐部甚至会提供“贴心”服务:用罩子将会员的车牌盖起来。

  在欧美发达国家,会所和俱乐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成熟且成功的商业模式。但一些中国会所在学习国外经营模式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丢失了其经营和管理的精髓,结果招致大量会员不满。而那些不为赚钱,只为实现聚集效应而成立的会所,更纷纷陷入经营困境。

  根据某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目前广州会所中约90%亏损,北京会所约60%亏损。为了走出困境,一些会所开始自降门槛。银行家俱乐部将入会费改成消费储值卡;鸿艺俱乐部开始发展年费制临时会员,只需支付1万元,全家人都可以在俱乐部免费享用一年包括游泳池、健身房在内的许多设施。这是很冒险的举措,他们面临着俱乐部降格和得罪终身会员的风险。

  与此同时,为拓展自己的商业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办自有的私人会所。目前,中国尚无规范会员制企业设立以及会员证发行与交易行为的专门法规。私人会所的不公开性,导致其中发生的一些行为成为“地下活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色情交易或者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监管者无从知晓。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该如何制定,仍需要多方人士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