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亿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
中国成最大目的地
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目的地,约占新兴经济体吸引资本总量的四分之一,中国一直是国际私人资本最大的目的地,2010年到2012年私营资本净流入都在2500亿美元上下,是巴西的近两倍,是印度的近3倍。目前新兴经济体持续增长的最大威胁是通胀压力。
国际金融学会(IIF)日前预测,2011年全球资本将有10410亿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2012年将达10560亿美元,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目的地,约占新兴经济体吸引资本总量的1/4。
根据IIF的这份报告,2010年新兴经济体吸引了9900亿美元的私营资本,比当年1月份预期的高800多亿美元,2011年的预期也比今年1月预测的高800多亿美元,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巴西吸引外来资本的势头明显好于预期。埃及因为局势动荡,导致资本外流。
报告所说的资本除了外国直接投资外,也包括投向股票市场的外资以及银行间的资本流动。从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国际私人资本最大的目的地,2010年到2012年私营资本净流入都在2500亿美元上下,是巴西的近两倍,是印度的近3倍。
IIF常务董事查尔斯·达拉拉说:“资本大量流向新兴经济体反映了这些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上升以及近年来其经济的强劲表现。”
因为担心国际资本的流入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但IIF担心有关国家采取控制资本流入的政策。达拉拉指出,目前新兴经济体持续增长的最大威胁是通胀压力,而不是资本流入。
IIF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说,资本流入与汇率升值通常是经济基本面强劲的结果,也是宏观经济调整的组成部分,而控制资本流入的政策却会分散减少总体信贷增长和通胀的主要政策任务的效果。
(摘自《中国新闻网》)
资金“旱情”延续
银行间回购利率全线飙至5%以上
日前,3年期央票暂停发行,但银行体系资金面依旧趋紧。近日银行间回购利率全线上涨,所有品种的资金价格飙升至5%以上。业内分析指出,在月末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资金偏紧情况在6月才会有所好转。
跨月需求猛增
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继续攀升,不过涨幅已较日前有所收敛,均在55个基点以内。隔夜回购利率上行了51个基点,5.01%的加权平均利率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7天回购利率则上扬了55个基点,收于5.32%,涨幅已较本周一的72个基点有所放缓。
“与前几日不同,下午就有机构将资金逐步融出。”一外资行资金交易员对记者表示。据她介绍,在早盘,隔夜资金虽然供不应求,高开高走,但午后就略有缓解,隔夜回购资金供给顿时充沛。
值得一提的是,5月底,“月末效应”令银行间市场上跨月需求大增。7天回购利率最高冲至6.0%,交易量也再次增加至616.66亿元的高位。而14天品种也成为盘中利率最高的品种,加权利率达到5.60%,与其他各期限品种形成明显的“倒挂”。1个月品种成交量也高达124亿左右,创下今年5月份的新高。
6月份流动性或将缓解
尽管资金融出已然出现,资金面略显松动。但业内分析认为,资金价格在短期内仍将继续高企,涨幅虽将有所放缓,但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本周公开市场仅为630亿元的到期量较少外,本周也面临财政存款季节性回流,也将令资金面处于偏紧的状况。市场分析指出,5月份财政存款出现季节性上升,主要是企业缴纳所得税造成的,而且上缴的时间一般都在下旬,因此尽管准备金缴款已经结束,流动性仍将处于偏紧状态,但以上负面因素都为短期冲击,预计6月流动性会有所缓解。
中金公司指出,预计财政存款在5月份增加4000 亿元,回笼的流动性甚至比上调一次法定准备金率都多。由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只有630 亿,即使仍然净投放,也不足以抵消财政存款上升带来的流动性收紧。(摘自《上海证券报》文/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