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沙洲
“‘加加宁’,让我天天安宁。”丁先生和许多曾经被胃肠功能紊乱折腾的患者说起滇虹药业生产的“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充满了感激。
而云南滇虹药业集团副董事长、昆明滇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伯良在谈到是如何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学家走到一起,又是如何让双歧杆菌在我国胃肠病领域发扬光大的时候,更是充满了感慨和欣慰。
2002年,云南政府邀请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学家伊立因,到云南建工作站。为让科技转变成生产力,政府举办了中方企业与俄方专家交流会。会上,汪伯良与伊立因结识。伊立因,就是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的研发人之一。
当时,全国上下,从医生到患者,对抗生素无不熟悉,对新兴的生物制剂还很陌生,汪伯良也很好奇。伊立因说,在国外,治疗胃肠病,很少用抗生素,而是补充双歧杆菌。人的肠道,有100万亿个细菌,重量足有1公斤,细菌有好有坏,好菌又叫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为代表;坏菌又叫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正常情况下,益生菌与致病菌和平相处,相互制约,当致病菌力量大于益生菌时,人的胃肠道就会出现不适。抗生素治病,不分益生菌还是致病菌,统统杀灭,最终出现越用抗生素,症状越重。而向体内补充双歧杆菌,让肠道内益生菌力量盖过致病菌的办法,则是既治标又治本的妙招。
伊立因的独到见解,深深吸引了汪伯良。临别时,汪伯良与伊立因互留联系方式,伊立因还专门把两瓶100ml“加加宁”送给汪伯良。
汪伯良有严重的胃肠病,经常腹痛、腹泻,胃痛、胃胀。医生说他患有萎缩性胃炎,还有肠炎。每次出差,都为找厕所犯愁,久而久之,他一见到厕所,就频繁进出。他要在自己身上试验“加加宁”。如果“加加宁”真如伊立因所说的那么神奇,那么就是一个好项目。
吃过很多西药、中药,几乎没有效果。“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给了汪伯良新的希望。当天,他喝了20亳升,接连喝了3天,出差在外地待了5天,竟然没拉肚子。
汪伯良狂喜,他打电话给伊立因,让他再寄几瓶过来。
喝了一个月的时间,汪伯良不仅腹泻好了,胃胀、胃痛的次数也少了。到医院一检查,萎缩性胃炎也大有好转。
汪伯良了解到,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成分为青春型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活菌。最早为世界第一位太空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而研制和食用,故得名“加加宁”。以身试用后,汪伯良下定了决心:开发“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市场,让更多人受益。
随后,云南滇虹药业集团与俄罗斯联手,选择世界上最好的菌种,优化了“加加宁”的生产流程,改进了加工工艺,使“加加宁”与同类产品相比,相同单位内的活菌数量多出200倍。
2006年,“加加宁”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因其能够快速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迅速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自己的身体好了,还让多么多人受益,汪伯良先生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