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发展早期,CEO主要来源于生产负责人,随着产品的过剩,CEO主要来源于销售负责人,而当公司规模和业务逐渐扩大,综合性越来越强,CEO的主要来源就会是财务负责人。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问题,更是体现中国企业进步的标志。
从1994年进入安徽古井集团公司后,李培辉用10年时间完成了从基层会计人员到公司管理人员的转变。2004年,31岁的李培辉成为安徽古井集团公司董事、财务总监,随后又兼任瑞景商旅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尽管已经身居公司财务部门的最高位,但李培辉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再进行一次转型:从CFO到CEO。
忠诚源于责任感
与很多热衷于通过跳槽来显示自身价值的财务管理人才不同,李培辉在古井集团公司一干就是17年。
李培辉对公司的忠诚感染了周围的很多同事,在他们的眼中,李培辉绝对算得上是榜样,“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走到财务总监的位置的,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期间不是没有大公司来挖过他,但他始终没有动过心。”一位与李培辉合作多年的同事说。
每一家公司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每当遇到困境,“我想到的只有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公司走出困境,和这个公司一起共进退,这是一种天然的责任感。”李培辉说。
去年,古井集团公司出版了一本公司历年来的各种制度汇编,其中由李培辉主编、组织、牵头或者参与的各种制度就多达几十万字,“从2000年做财务经理开始,我就参与制定公司的财务制度、生产制度、仓储和采购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针对需要提升的方面来制定的。”
进领军班就像中大奖
2007年,李培辉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训项目的报道后,毅然报考,当时安徽省只有六七个人报考这项考试,但李培辉并没有入围。
2009年,安徽省组织了省级会计领军人才的报考,和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考试用的是同一套试题,这激发了李培辉再次冲击领军人才的念头,“考不上全国的,能考上安徽省的也行。”回忆起得知自己考上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班时的激动心情,李培辉用“像是突然中了千万元大奖一样”来形容,尽管听上去有些幸运的成分,但循着李培辉入行后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与其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钻研精神密不可分。
早在1997年,李培辉就经过自学通过了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当时我入行没多久,作为一个懵懂的会计门外汉,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2000年到2002年,李培辉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MBA学习,并在2005年顺利成为高级会计师,这之后,李培辉又通过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2009年正式成为全国会计领军班的学员。“作为一个会计人,学习是伴随着我一生的事情。”这个信念也让李培辉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在李培辉从前的理念中,做好本职工作只是个人的事情,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地位等并不太关心。通过在领军班的学习,他感受到了国家和实业界对会计界的期待,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会计领军人才理应具有的使命感。
期待职业再转型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已经跻身公司高层的李培辉并没有表现出迷茫,“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后,完成从CFO到CEO的角色转型,当然,我目前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如今,李培辉已经开始涉足公司的综合管理,并兼任集团下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这就要求他拓宽自己的视野,不仅要关注业务,更要关注公司战略,带好自己的团队。
对于从CFO到CEO的转型,李培辉充满信心,“实践证明,在公司发展早期,CEO主要来源于生产负责人,随着产品的过剩,CEO主要来源于销售负责人,而当公司规模和业务逐渐扩大,综合性越来越强,CEO的主要来源就会是财务负责人。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问题,更是体现中国企业进步的标志。我期待着中国企业有更多的CEO是从CFO成长起来的,届时中国会计人员的地位会有更明显的提升。”李培辉说。(佚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