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对技术一窍不通的“打工仔”到“首席技师”,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掘进一区采掘电钳工宋桂富用勤奋和执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他多次被评为矿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技能人才,宋桂富把获得的成绩归结于自己不服输的“倔劲儿”。
“要是遇到难解决的机器故障,心里说不上来的不舒坦,不弄明白了,连觉都睡不踏实。”谈起工作,50岁的宋桂富如是说。从2007年开始,宋桂富所在工作面陆续引进了移动矸石仓、扒渣机、液压掘进钻车等全新的机器设备,机器的维护与检修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这对已进不惑之年的宋桂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尽快把新机器“拿下”,宋桂富购买了大量书籍,“上井看书,下井看机器”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凭着一股倔劲儿,宋桂富硬是在最短时间内把液压掘进钻车经常出现的故障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件摸清吃透。CMJ17HT全液压掘进钻车投入使用不久,七联比例阀工作中经常断拔插,严重制约了掘进进程。宋桂富查找了很多书籍都不得其解,他索性逐个零件地分析工作原理,核对液压系统图,最终找到了故障的原因是逐步打眼阀设计的不够合理造成给油冲击压力过高。经过研究,他在冲击阀底部加装了给油阻尼孔,以降低冲击阀打开时的供油压力,彻底解决了七联比例阀经常断拔插的故障。
“不发怨言,任劳任怨,就是干起活来有点‘倔’。”这是同事们对宋桂富的一致评价。作为维修班的工长,井下出故障,他经常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处理完事故,他才最后一个离开,“加班”这个词在宋桂富的记忆里似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2010年8月份,工作面的设备升井检修,每个设备都要重新安装调试,更换磨损零部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宋桂富白天在综机车间的厂房里修理设备,晚上回家还要绘制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图,任务赶得紧时连饭都顾不得吃。家里人的埋怨没少听,但是该干的工作一点也没落下,他和同事们用了2个月的时间超前完成了所有设备的维修调试工作,保证了掘进工作面正常接续。
“现在,我被评为首席技师,肩上担子更重了,把工作干好,把技术传授给年轻人,责无旁贷。”宋桂富感慨地说。为了提高设备检修速度,从未正式学过电脑的宋桂富,从头开始学习CAD制图,大到设备整体图,小到零部件图,宋桂富都认认真真地学习绘制。在液压设备的使用管理与运行工作中,他带头建立有效的基础信息收集、液压设备使用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写全液压掘进钻车等设备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以及人员的安全生产。为了做好区队“传、帮、带”工作,宋桂富把课堂搬到井下工作面现场,随干随讲,用最直接的方式将设备操作技能以及故障处理技巧传授给青工。宋桂富的徒弟小尹等提起师傅来满口称赞:“宋师傅带我们特别有耐心,能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的幸运。”
“无论打临时短工,还是固定从业,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宋桂富用自己不肯服输的“倔劲儿”践行着这句话,一步一个脚印,把全部心血和汗水都投入到采掘电钳维修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业绩,也因此收获着人生事业的成功。(付芝子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