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率领企业逐步走向资本市场的实施者;她,以其开拓创新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突出的公益慈善表现赢得业内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赞赏;她,在民爆领域书写着人生传奇,为这个时代增添女性更精彩更积极的一抹亮色;四川民爆行业上市第一槌由她敲响,这位女中豪杰用炸药和雷管引爆的,是四川经济腾飞的一个个新起点。她,就是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戎。
□ 周乐平
熟悉郑戎的人,总是喜欢用“有魄力”“实干家”“有爱心”“讲诚信”“头脑活”等词语来形容她。可是,却很少有人去探寻她为雅化的崛起而付出的艰辛。
知难而上“趟雷阵”
2001年,为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实现长远发展,根据雅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有关国企改制文件精神,郑戎所在的四川雅安化工厂走上了艰难的改制之路。
人们都说:“改制是趟地雷阵”。这话一点不假。
2001年初,四川雅安化工厂开始着手改制方案制定。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即在全厂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平稳实施改制,时任四川雅安化工厂厂长的郑戎表示,在改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充分考虑职工利益和感情,对职工负责;严格依法办事,对历史负责;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实事求是,谨慎操作,对国家负责的原则。
郑戎是一个在化工厂工作了30年的“老雅化”,许多员工被她视如兄弟姐妹,平时私人感情也很好。改制时,前来找她的人络绎不绝,有声泪俱下的、有骂娘的、有扯破了脸不认人的,甚至有进行人身攻击的……但她都进行了耐心地解释和安抚,化解了员工们对改制工作的不理解。
2001年12月25日,经工商登记注册,“四川省雅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历经一年的四川雅安化工厂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引领雅化跨越发展
实现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嬗变,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时任四川省雅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郑戎没有太多喜悦,反而更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公司近500名员工就此彻底告别了国有企业“铁饭碗”时代,今后的生存只能靠自己。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她思考得更多的是该如何带领大家求生存,谋发展。
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郑戎提出了“通过机制创新把企业做活,通过管理创新把企业做实,通过技术创新把企业做强,通过联合兼并把企业做大”的发展思路,抓住行业整合的历史机遇,走上了扩张发展之路。
从在雅安范围内“小试牛刀”收购企业起步,到收购省内、国内同行大企业,雅化逐步走出雅安、走出四川、走向全国的历程告诉我们,着眼全省甚至全国,瞄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发展的天地其实很宽。
在郑戎的亲自指挥下,雅化先后淘汰5条落后生产线,新建和改造10多条炸药和雷管生产线,使企业技术实现了“适应行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目标。企业还通过了省级技术中心的验收,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并成功推向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雅化已取得30项国家专利。
经过改制以来的持续扩张发展,郑戎带领雅化先后并购整合13家国有企业,使雅化从一个资产和销售额只有三四千万元的民爆小厂发展为现有资产18亿余元的企业集团,在四川省民爆行业中总产值排名第一、在全国民爆行业中总产值排名第四。
敲响四川民爆行业
上市第一槌
雅化做大、做强了,是享受来之不易的成果,还是继续打拼,求得更大的发展?
历史的选择再次摆在郑戎面前:享受成果则压力轻、责任小,而继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承担更大的挑战与压力,甚至更多的非议和指责……以郑戎为核心的雅化领导班子再次作出了让全体员工为之振奋的决定——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上市,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攀往更高的发展平台。
上市准备,是一项繁琐而艰难的工作。2006年,当雅化集团的决策者们决定将企业上市的时候,他们没有预料到这其中超乎想像的艰辛与困难……
经过4年精心筹备后,2010年8月27日,证监会公告,雅化集团首发申请在发审委2010年第141次会议上获通过。
2010年11月9日上午9时25分,雅化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三楼上市仪式大厅内敲响了四川民爆行业上市第一槌。这一槌,标志着四川民爆行业和雅安本土企业实现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零的突破;这一槌,结束了该市长期以来仅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传统融资模式;这一槌,标志着雅化集团迈入了科学发展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