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丁磊:养生态猪,这不是“神马”难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策划词

  

  一个完全的业外资本、业外人士进入最原始的养猪行业,初衷是美好的,但是面对现实,它坚持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现有的养猪行业,有些东西积弊太久,靠业内人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改变了。”网易创始人、CEO丁磊强调,他要养的“网易猪”关键在于“安全、健康、美味”,从而希望通过自己这个“外行人”的身份,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为食物的高品质尤其是安全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汐

  

  久未露面的丁磊打扮很随意,西装、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仍是大步流星,目视斜上方。

  “有人说,‘网易养猪,双汇杀猪’是中国猪产业的最优供应组合,你怎么看?”听此提问,丁磊哈哈大笑:“这些话谁能信呀,还有人说,‘瘦肉精’的幕后推手是我呢。其实,网易只是按自己的构想和节奏养好自己的猪。”

  2008年,丁磊就有了自己养猪的“伟大”构想,3年来,在网易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毛山的具体操作下,“网易猪”终于从一个“天马行空”概念,落地为一个可行的商业实验。毛山,丁磊的高中同学。大学时,丁在成都学电子专业,毛在南京学航空。几年未见,丁磊选择了创业而毛山则在香港机场当上了工程师,负责检修飞机。2009年,毛山被丁磊招至网易任职农业事业部总经理,转行养猪。

  “丁磊要养什么样的猪?当初他是如何向你描述的?”面对提问,毛山微笑着拿出手机,翻出了一条两年前丁磊发给他的短信:“品质”,就这两个字。

  一个完全的业外资本、业外人士进入最原始的养猪行业,初衷是美好的,但是面对现实,它坚持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

  3月末,双汇“瘦肉精”曝光不久,记者来到位于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皈山乡洛四房村的网易猪场,猪场较正式的名字是网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园,现场刚刚破土动工,三台铲车忙着施工。下面就请你随着我来探索网易“概念猪”的秘密吧。

  2008年丁磊在重庆吃火锅,遇到了一盘色泽可疑的猪血,于是关于食品安全、生活尊严和社会公益的思考开始占据丁磊的脑海。

  有了这个念头不久,丁磊找到了原浙江省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顾益康,向他请教对养猪的看法和建议。

  2009年,毛山加入网易农业团队。“加入网易半年之中,我和丁磊有过几次短信讨论网易猪的定位问题。”毛山说。最后,两人讨论的结果是把网易猪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为三个词:“安全、健康、美味”。安全是底线,健康是必须,美味则意味着网易猪高于其他猪种的品质,也是“网易猪”区别于其他猪的关键所在。

  为了寻找样板,丁磊和网易的农业团队考察、参观过国际上各类高端养猪场。在美国,丁磊看到的是通过高耗能高排放的方式饲养的猪,“多生点,多死点,死了就拉出去埋了,因为他们那能源便宜,人力贵。”这在中国完全做不到。而网易团队慕名前去西班牙考察的伊比利亚火腿,则让他们看到了生产这一著名火腿的猪场,竟是一片没有猪舍完全放养的平缓山坡,两三百年树龄的橡木果就是它们天然的食物。而当地的养殖模式却是家庭式的分散养殖。尽管一条伊比利亚火腿的售价高达1000欧元,卖得比中国的一头猪还贵,充满了高附加值的诱惑,但自然环境和生产模式的不符,还是让这一世外桃源般的养殖模式无法落地网易的山头。

  顶级的样板看后,丁磊也有自己进军高端的想法,选育出一种“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新猪种。然而育种的最高端是纯种选育,而纯种选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物工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的投入,除非由国家主持的专项,企业层面很难操作。

  “牧猪”的做法对丁磊也很有吸引力。他觉得最“幸福”最健康快乐的猪,应当是可以像西班牙的猪一样,信步山头的。在流传的说法中网易养猪的设想是,30公斤之前处于保育期的猪,需要在猪舍内圈养,30公斤之后便可以放到山上去逍遥快活。

  然而,诸多美好想法都与网易的猪项目要能在所涉及的技术、场地、规模等方面具备可复制、可操作的商业目标相冲突。“尽管对于网易本身而言,不存在技术和资金上的问题,但一涉及到可复制性和使用效率上,我们就必须考虑项目的商业可行性。我们有的资源别人不一定有。”毛山说。

  在育种上,网易最终选定的方案是国际上流行的“开放式配套系”选育,就是通过将不同种猪,根据所需商品猪的性状特点,按要求进行配种,杂交出一种符合需求的猪种来进行养殖。但网易做得更开放、更灵活,也符合互联网精神。这与养殖纯种猪的区别在于,每一头商品猪都是特定种猪杂交的结果,其本身的性状不具备遗传性。但优点也颇为明显,那就是灵活、快捷,当消费者口味变化或需求多样的时候,可提供的猪肉类型也能轻松应变。

  而此前曾被认为最有可能被引入养殖的日本鹿儿岛黑猪,也最终被证实不过是个误传。在“网易猪”的配套系猪种中,全部都来自本土猪。“中国有名有姓的地方猪就有75种,本土猪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没有必要费劲去国外进口。”毛山说。

  “牧猪”的想法也有待继续验证。因为在西班牙考察,毛山发现,当地庄园里的每头猪所需占地至少要1.5公顷,这样才能保证植被不被猪拱坏。如果按此奢侈的方式养猪,网易费了一年多寻找、评定、考察,又花了一年左右从安吉农民手中流转来的1200亩(折合80公顷)地,只能养53头猪。而放眼全中国,抛开是否有适宜的自然环境不说,仅从用地面积来看,除了新疆和西藏,没有任何一块地可以这样大规模地放养。

  在猪场的管理上,毛山的方案是一万头猪配备8个管理员。丁磊曾说的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在毛山实施方案中,已经变成“专家决策、专业人员执行、周边农民辅助”,农民就业主要通过猪场外的青饲料种植等辅助工作来解决。“当然,只要通过我们的专业技能考核,农民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畜牧工程师。我们的猪场会尽量少用员工,因为只要是人,就有情绪好的时候,也有情绪坏的时候,人的情绪好坏会带来操作的不稳定,最后导致的是品质不稳定。”毛山这样分析,“网易猪”的品质将是通过机器和流程来保证的而不是人。

  丁磊的构想,经过“毛山工”的可行性改造已经变成了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按照比较流行的一种算法,网易的猪肉价格大约在100元/公斤。

  但50元一斤的猪肉有多少人会去买,是个问题。不过,毛山不担心赚不了钱。赚钱之余,接下来的事,网易会把自己养猪的模式当做公益课程来做。“届时我们的试验成功后,网易会将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公开。”

  

  【点评】

  

  网易公司创始人、CEO和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以前对养猪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如今,他带一群IT人要养猪,又不准备聘请业内人士加盟,这听起来很像天方夜谭。刚开始以为是丁磊打算用网络经验帮农业做营销,比如农业的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营销、配送什么的。结果一说起来不是,他真要自己养猪。究其原委,乃在于他看到传统农业不行,提出要换一种思路,看能不能解决现代养猪的标准化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找到一条既能养高品质的“生态猪”又能赚钱的路子。

  据说丁磊还是一位美食家,他想养一头“最好吃”的猪。面对产业化难题和许多难以梦想成真的现实,他已对理想中的“概念猪”做了一些适度调整。但愿这家互联网行家的养猪外行,未来推向市场的猪肉不但“物美”而且“价廉”。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丁磊年底将展示智能化养猪场

  据悉目前丁磊在杭州的养猪基地,有望在今年年底向公众展示其智能化的养猪场。

  “我们养的猪也用了很多智慧的技术。”与国内其他IT界大佬们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近两年来,网易公司创始人、董事兼CEO丁磊每逢公开露面,都或多或少会提及自家的养猪事业。前不久在某个IT精英峰会上,丁磊同样以与峰会主题“不太搭调”的演讲,成为峰会上关注的焦点。

  按照丁磊的说法,无论是墨染粉条、毒奶粉,还是染色馒头、蒙牛牛奶问题等,这一切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外界关注城市,而忽略了农村,忘记了农村的生产有多么低水平。

  “我们在决定养猪之前看了17个项目,有养牛蛙、有养鹅、有种草莓、有种火龙果,我们甚至还去日本考察了种大米,他们的大米长得好,价格卖得也贵,我们希望每亩地能产生至少2万元的收入。”在丁磊看来,如今正在操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探索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

  “养的猪也用了很多智慧的技术,把参数标注在芯片上,通过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用户传递什么是安全、领先的养殖技术,什么是品种的培养技术等。”丁磊表示,养猪其实更是一项技术活。(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