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艳萍 马晓媛
很差钱,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钱袋子”越扎越紧,更是银行的真实处境。
5月18日起,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尽管银行信贷额度紧缩,门槛提高,可中小企业仍然保持着旺盛的信贷需求。
融不到钱,难道坐等市场机会流失?
据广西日报报道,5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自治区金融办联手举办银企高峰会,通过政策讲座、对话沙龙、签订框架协议等方式,为广西中小企业出谋划策,纾困解难,2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数百位知名民营企业家到场。
“这也是两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精神,让国36条、区38条落到实处的举措。”广西自治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
银行高层 贷款难是两头难
提到贷款难,中小企业大都埋怨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重公轻私”,只喜“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
“其实,贷不到钱,中小企业本身也应反思调整和改变。”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副行长江武成说。
江武成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是两头都难:中小企业贷不到款,银行想放却放不出。
江武成解释说,“最近的10年,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关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很多鼓励、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国36条和广西的38条等,人民银行、银监局也要求、鼓励、督促各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但现实情况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找到符合信贷标准条件的中小企业,想放放不出去。”
“要寻求解决的办法,恐怕银行和中小企业都必须调整、改革或改变。银行方面,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放低门槛,创新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培育中小企业的信贷模式。中小企业应适当改变其管理经营模式,更透明,更诚信。”
中小企业 四大症结待破解
在江武成等银行界人士看来,中小企业难获银行青睐,主要有四大症结。
症结一:信息不透明不真实,这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之一。银行普遍反映,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不真实,资料不全面,虚账、假账比较多,造成贷款难,放款难。
症结二:经营管理不规范。为避税,实赢账亏;为融资,报表虚假。企业或为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或处于产能过剩行业,或处竞争激烈的行业难获市场准入或信贷支持。
症结三:有效担保难以落实。广西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真正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多,使得中小企业能够用来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少,且目前担保中介市场发育不充分,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中小机构少之又少,中小企业相互进行联保等方式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症结四:诚信不足。一些企业不太注重诚信经营,想方设法套取银行贷款,有的甚至千方百计逃避还款,有的企业利用改革破产的手段逃废债务,有的企业相互之间拖欠货款比较严重,三角债较多,留下大量不良贷款,使得商业银行在贷款的选择上对中小企业比较谨慎。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主金融意识缺失,拿信用卡透支借钱又没按时还款,无意间产生不良信用记录,损害了自己的诚信形象。
【专家建议】
尝试多种融资方式
银行专家们建议,中小企业融资不能只盯着银行,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尝试,比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上市融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
特别是担保方面,民间商会应站出来,尝试集合商会会员的自有资金,相互联保或成立担保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
中小企业还应利用好各种政策。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经营难,国家和自治区已经出台了各类激励、鼓励、支持的政策,仅广西今年就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启动了“千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了中小企业贷款还款方式,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完善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等等,中小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利用好这些政策。
广西金融办副主任何春梅说,为鼓励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广西已出台了系列政策,包括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相关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企业上市扶持资金,企业上市后,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资金扶持,在南宁市高新区成立的企业甚至可获得600万元扶持资金;对上市过程中的民营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十二五”期间,广西还将拿出10亿元设立创业基金,重点支持处于创业期的企业,自治区金融办将联合财政厅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