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金钱梦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龙良贤

  2、认识沉溺

  什么是沉溺?或许你会想到一个衣衫破烂、肮脏的汉子,手持空酒瓶,畏缩在街角。他看起来有病,披头散发、满脸皱纹,身上发出恶臭。如果你倾身向前看他,他会眨眨眼睛,吐出一口恶气,令你倒退三千步。这幅景象,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沉溺。

  沉溺一词用在与钱有关的事物时,精微而广泛。我们定义沉溺为:非理性的迫切需求。

  沉溺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非理性。沉溺与渴望有明显的区别:渴望是一种期待,沉溺则属于一种狂热的激情。沉溺于某事物的人,在激情的作用下,觉得非实现不可,不论实际上是否需要此事物。沉溺的事物不能实现时,将导致精神上的重大痛苦。

  如果你的渴望违反理性,不负责任,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是沉溺。

  沉溺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渴望或逃避某事物。不论它走哪一个方向,它的破坏性、消极性都是一样的。

  3、隐藏之恶

  现代社会,人们被大量的广告淹没,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吸收千百种讯息,造成欲求不满。每天轰炸我们的广告内容不外乎是:开奔驰车可以使你更帅气;娶到梦中情人,可以幸福一辈子;长得像电影明星,可以更吸引人;拥有千万财富,可以赢得尊敬。

  处于这种社会环境,沉溺极容易萌芽。几乎每个人都沉溺于某些事物,只是不自觉罢了。

  “每个人都沉溺于某事,只是方式不同。”

  沉溺并不是个人的专利,主体更容易显出沉溺倾向。战争可以说是信念不同的群体,各自沉溺于己方意识形态的结果。人类争战不休的历史,如果从沉溺的观点来了解,就显得条理分明。

  人们所沉溺的事物包罗万象:工作、娱乐、感情,事事都找得到排拒力的影子。几乎人们的所作所为,背后都有沉溺的动力。

  如果我们说,世界上有许多人沉溺于金钱,绝非谬误之词。如果我们说,世界上有更多的人,不晓得自己陷于沉溺之中,也绝非夸大之词。沉溺并非明显易见,却绝对有害。

  (连载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