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泽生

  

  有人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这表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想抢抓发展机遇,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突发猛进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成败与否,依存于对客观经济的认识与把握。

  1、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数量的扩张,规模的扩大取得,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走集约经营化的路子,必须在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些课题大力展开,发挥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企业管理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生产管理型向生产经营型为主的资本经营型转变。资本始终是企业的一种稀缺资源,搞好资本运作,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正视和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促使企业成功转型。

  3、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这种趋势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物质、产品、信息等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国家疆域的地理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其显著特征即是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兼并、重组、联合、扩张,以实现对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赢得更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进而巩固其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研究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4、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明显,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将拥有更高报酬,在市场竞争中将赢得更多利润。虽然知识经济目前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但由于其发端于传统工业产业,又反向渗透于传统产业,其对传统产业的冲出和影响不容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面对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企业与员工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共享管理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5、可持续发展趋势日益加强。由于工业化时代严重破坏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因而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等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与实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将人文生态理念引入其中,使其成为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识,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经济发展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特征,才能保持其先进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人本文化。人本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是人的事业,人是企业的灵魂,人本文化的境界,就是做到“人企合一”,实现企业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的完美统一,使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能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物为本的观念,充分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增强对员工的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价值取向的塑造,重视员工的个人感受,鼓励员工的积极参与,支持员工的自主创造,肯定员工的个人成就,把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

  2、制度文化。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同国外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建设这一领域,有待继续加强和深化。

  3、创新文化。创新是灵感的迸发,是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对企业而言,创新也是一个企业长久兴盛的源泉,企业一旦失去了创新的热情与能力,企业的发展也就走向终结。“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企业必须按照这一指导方针,结合自身实际,打破常规,超常思维,敢于前进,跨越式发展,提倡和保护员工的独创性,鼓励员工不畏风险,勇于失败,敢于尝试,大胆创新。

  4、学习文化。创新的能力源自学习,知识的掌握依赖学习,素质的提高来自学习,应变的本领依靠学习。学习成为当代企业竞争制胜的一大利器。企业和企业员工学习意愿的大小,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速度的快慢,都成为制约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企业必须加强对学习的组织管理、沟通和共享,必须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开发员工学习潜能,激活员工学习的兴奋点,通过有效管理,充分运用和挖掘企业和员工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服务于企业,努力构造一个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

  5、成本质量文化。成本和质量事实是产品的一体两面,当产品的质量不相上下时候,成本是制胜的决定因素,当产品成本不相上下时,质量就成为制胜的因素,过去的市场竞争贯穿着这一法则,将来的市场竞争仍将体现这一法则。无论经济形态如何变化,市场永远最欢迎物美价廉的产品,消费者永远愿以最低价格购买最好的产品,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培植成本质量文化,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6、技术文化。有一种说法,叫“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搞技术,三流的企业出产品”,无论是一流的企业,还是二流的企业,这里的标准事实上也是技术的延伸,它仅仅是将其独有的技术通过某种形式上升到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循和沿用的技术,从而在技术上实现独占或垄断,攫取最大利润。这反映出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技术创造,对提高企业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这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重点。

  7、品牌文化。品牌是形象,品牌是质量,同时品牌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外在表现和员工向心力的高度凝聚。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当今市场竞争中通行的规则,只有建设自己的品牌文化,才能打造出自身成功的品牌,成功的品牌文化,将为企业带来巨大无形资产,同时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

  (作者单位:山西省河津市山西铝厂《劲旅》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