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车市场明显下滑,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长安汽车越来越看好新能源汽车这一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将新能源汽车视为不容闪失的企业战略。去年长安在北京启动建设高端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生产基地,现在距离该基地的纯电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已不到两个月。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却是征程漫漫,因为长安自知这是一种战略考量,目前只能投入,可能到2020年才会有回报,远水难解近渴!因此“未来十年里,长安都无法靠新能源汽车吃饭”!
□ 骆珊珊
据时代周报报道,从自主品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到跨国企业,无不觊觎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处女地——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企业和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也将此视为不容有失的企业战略。去年长安在北京启动建设高端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生产基地,现在距离该基地的纯电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已不到两个月。
微车高增长不再
今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的净利润(7.223亿元)出现同比下滑9.26%,与去年同期增幅超过25倍(7.96亿元、)形成天壤之别。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长安股份出现下滑的原因在于微车产量的下降,而导致微车产量下降的则是:“新车型上量不够,老产品减产过快,造成减产7.2万辆,超过长安股份产量的45%;二是现有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中的形势不乐观;三是微车竞争加剧。”以重庆市为例,力帆、小康等民营微车企业的快速崛起,使长安微车的地位受到挑战。
与长安汽车一样受困微车的还有微型车产销量居行业首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其一季度销量虽然出现小幅增长,但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微车在乘用车整体销量中,属于占比较大的车型,微车的集体下滑,很容易把乘用车增长量拉下来,进而影响整个车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指出,微车的下降需要引起注意。汽车下乡和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之前能为一辆约3万元的微车节省3000元-4000元,对于集中在农村市场的微车主力消费群体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略去不计的数字。
尴尬的新能源
意识到主力车型微车或将风光不再,徐留平将资金投向了尚未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长安汽车计划到2012年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全力推动纯电驱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20%,到2020年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30%,超过100万辆。
早在2002年,长安汽车就加入了国家的“863计划”,成为我国最早开展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的企业之一。2007年长安首款混合动力车杰勋HEV下线,后由于销量不佳被迫停产。2009年杰勋HEV累计销量仅有100多辆。即使大名鼎鼎如丰田的普锐斯,进入中国5年来,销量也只有几千辆,占全球总量的不到五百分之一。让车企趋之若鹜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大有可为吗?
为刺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自去年6月1日起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3000元/千瓦时的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但这样的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呢?网络调研公司缔元信一项针对新能源车的调查显示,89%的被调查者因当前配套设置不齐、价格过高等原因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认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一方面不太信任所谓的新技术,另一方面是不愿为节能技术多支出成本。
向高端进军
徐留平表示,长安汽车一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努力,但这些投入在“十二五”期间都不一定有所回报,可能到2020年才会体现出来。而无论到时候行业的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未来十年里,长安都无法靠新能源汽车吃饭,发展乘用车仍是企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传统汽车毫无疑问是企业的根本,毕竟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传统汽车。而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也容易显出成效。”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前不久在沪举办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推出了3款全球首发概念车——Sense豪华概念车、Clover纯电动概念车和Voss商务概念车。Sense豪华概念车是长安汽车的D级概念跑车,代表了企业未来高端汽车的方向。而长安汽车也有意与合作伙伴PSA在中国推广雪铁龙的高端系列产品。
背景材料
长安汽车
4月份产销量同比去年减少
5月12日,长安汽车发布4月份产销数据。数据显示,该月份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幅度分别为2.3%和7%。除今年1月份销量以外,长安汽车1-4月的产销量均出现下滑。事实上,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和江铃控股的产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产销出现下降的主要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