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岱庄矿 攻克大倾角膏体充填技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技术创新 精细管理

  截止到5月15日,山东淄矿集团岱庄煤矿第二个膏体充填工作面——2352工作面已经安全充填采空区6000多立方米,充填接顶率均符合标准要求。这标志着该矿依靠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攻克了大倾角条件下膏体充填安全回采的难题。

  2352工作面长172米,平均倾角16度,轨顺和皮顺高度落差为12米,于今年4月下旬正式投产。现场条件复杂,且为大倾角俯采充填作业,此前的膏体充填生产过程中,该矿从未遇见过这样的地质条件,因此没有任何生产经验,该矿膏体充填队的干部职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该矿利用安全生产会和班前会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作面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和隔离装置的受力情况进行精确计算,并面向全队干部职工征集合理化建议。他们认为,大倾角工作面的充填,关键要解决好料浆出口的设置和隔离工艺的改进问题。

  据膏体充填队队长杨贤江介绍,以往在充填作业中料浆出口的设置都是根据工作面的长度,分段布置分段充填。但是2352工作面两端头高差太大,分段充填容易造成两个相邻料浆出口之间的切换管路清理困难,需要一段段拆开进行人工处理,费时费力。为此,他们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对地质条件和膏体性能仔细分析后,决定采用从轨顺侧设置一个料浆出口,一次充填整个工作面。由于膏体流动性较差、流动距离较长的缘故,从轨顺一侧充填会造成部分地段充填不实,同时在倾斜充填空间的最高处也会出现充填不实的现象,影响整体充填效果。他们采用鼓压的办法,将原来充填泵的压力2-3兆帕增加到6-7兆帕,迫使膏体充满充填空间。

  切换管路难清洗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又把攻关的重点放到了隔离工艺的改造上。以往充填作业前,都要在支架后底座下挖出地沟,用于固定隔离浆体的塑料布。在充填过程中,充填料浆沿着支架后底座向皮带顺槽流动。受倾角和管路压力的影响,膏体流动速度很快。为了防止隔离膏体的塑料布被料浆冲出地沟,出现支架底座下漏浆的现象,他们将掩埋隔离塑料布的地沟由原来0.2米加深到0.4米,并在上面加铺草栅,将埋土压实,减小膏体快速流动对地沟的冲击力。

  他们还在原来隔离措施的基础上,加厚隔离材料,加密单体支柱,并在单体柱外加打倾斜方向的短支柱,为端头隔离添加了“安全锁”,加大了隔离装置对膏体的阻力,保证了充填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充填体和顶板接顶率达到要求,他们自制了测量仪器,膏体充实采空区后,测量仪器可自动显示。

  (范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