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汶川旅游 成西安世园会“亮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谢德睿 刘川 马迎雪

  

  铿锵的羊皮鼓声、灵动的羌族舞蹈……为期4天的汶川园活动周12日启动,独特的羌族风情、古老的羌族文化引人入胜,在西安世园会上大“赚”人气。

  “汶川产大樱桃酒色泽很好,灾后旅游发展也好,我计划与家人一起去看看重建后的新汶川。”5月13日,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汶川园里,来自黑龙江的庞贵振一边参观,一边向讲解员询问。该展馆内陈列的土鸡蛋、腊肉等土特产品,以及民族银首饰、羌绣等手工艺制品吸引了不少游客。

  5月12日至15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行汶川活动周。“利用此次参展机会,汶川积极展示灾后重建成果、精品旅游景区,推荐地方特色产品,带动旅游发展。”汶川县旅游局负责人说,旅游推荐活动将贯穿整个汶川活动周,仅13日就发出“世界汶川·水墨桃源”宣传画册500余册、便携式旅游宣传资料4800余份。

  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岷江流域,至今仍保留原始的宗教信仰,盛行万物有灵。羌族舞蹈在民风习俗和群众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种植收割、放牧狩猎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

  世园会汶川活动周从5月12日持续至15日,与“5·12”汶川地震纪念活动同步进行。来自汶川的40多名羌族演员为游客奉上《爱在汶川》文艺演出,分为《祭山》、《闹山》、《转山》3个篇章,展现了浓郁的禹羌文化和灾后重建的景象,其热烈节奏和曼妙舞姿赢得阵阵喝彩。

  面积751平方米的汶川园是为纪念“5·12”汶川地震而特别设置的,是西安世园会唯一的县级展园。以“自然和谐,民族大爱,感恩奋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其中锅庄广场、碉楼建筑、羌寨人家等特色,展现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文化、灾后重建的汶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