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泱泱商道 商帮西行东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在中国商会组织的迅猛发展下,如何能让商会组织的发展有章可循?商会是否能做到真正独立?……

  在此次四川首届全国地区商会成果宣传展上,广大商会工作者共同探讨,积极建言献策,引人深思。

  在蜀商会励志给力 百万渝商勇作奉献

  □ 四川省重庆商会秘书长 喻开和

  

  值四川首届全国地区商会成果宣传展启动之际,我受会长谢永先生的委托,代表四川省重庆商会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川省重庆商会是全体在川渝商的家。五年来,在川渝两地政府及相关领导的关心下,在各兄弟商会的支持下,商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已有会员企业近600家,包括武陵、潼南、綦江、忠县4个办事处(分会),另有新津、奉节办事处(分会)正在筹建中。商会按照“以商会友、以商言道、以商报国”的办会宗旨,发扬“重情重义、自强不息、抱团发展”的渝商精神,承担社会责任。在四川“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大灾面前,我们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累计捐款捐物2700多万元。去年对口扶助美姑县牛坝村1户困难家庭脱贫,帮助该村5名女童完成九年制学业。

  商会各会员企业也在四川各级领导支持下得到迅速提升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渝商们在2007年——2009年的三年时间里在川投资600多亿元。商会会员企业2010年在川投资72.4亿元,为川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商会和商会党支部受到川渝两地政府及相关领导部门的表彰共计12次。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四川省重庆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在投资约5亿人民币拟建渝商大厦、重庆会馆、红太阳博物馆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宣传、动员、引导、鼓励会员企业加大在川的投资,继续为创建西部经济高地,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凝聚闽商 激情再出航

  □ 四川省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

  翁荣传

  

  我是四川省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成都竹松杨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翁荣传,四川省福建商会会长陈国良先生因出差不能参加今天的活动,特委托我代表四川省福建商会向在场的各位报告四川省福建商会的成长历程。

  百年风雨西行路,甲子功业展宏图。闽商西行数百年,巴山蜀水处处留下了闽商跋涉的足迹。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不仅哺育了巴蜀九千万人民,而且滋养着30余万活跃在四川的闽籍商人。四川闽商以奉行诚信、重义尚利、取之有道、四海大同的商道胸怀,默默在祖国西南耕耘,参与四川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热心公益事业。

  在川、闽两省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川的闽籍企业家、工商界人士积极倡议发起,四川省福建商会于2005年1月15日经四川省民政厅核准依法注册成立。

  商会以“团结、交流、协作、服务”为办会宗旨,并秉承“立会为公、服务会员、发展经济、务实创新”的办会方针,致力于为会员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努力使全体会员在商会平台上达成“资源共享、相互帮助、互通有无、协作发展”的愿望。努力经营好商会、塑造商会的金字品牌、提升商会的各项综合实力;并努力将商会建设成一个有凝聚力、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商团。

  我会是一个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组织,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四川省招商引资局。经过6年的发展,商会目前已经成为四川规模最大的社团组织之一,拥有超3500家会员企业,相比建会初期足足增长了50倍。高速健康的发展是建立在合理的规划基础上的,四川省福建商会形成了“省商会+分会+协会”的运营模式,在这短短几年,我们在四川各地市州发展有广元、凉山州、攀枝花、宜宾、绵阳、德阳、南充、遂宁、泸州、射洪县十个分会,一个石材行业分会和一个高校志愿者联盟,未来的2-3年,在川内的核心城市将陆续建立地市州分会,全省大闽商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商会以创建经营型商会为重要指导原则,一直以来努力为会员企业及相关闽籍企业在川的投资兴业出谋划策、穿针引线,为闽籍企业的资本运作 、嫁接政府资源、完善投资环境、保护合法权益等事项做了大量的工作。商会连续获得“外省市四川商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等殊荣,这是对商会的鼓励与信任,也是对商会工作价值的高度肯定。

  六年来商会的凝聚力日益加强,已经形成了一批优质的核心企业,出门闯荡的闽商不再有举目无亲的困惑与迷茫,商会成了闽人在蜀地温暖的家。闽商依托福建商会这个大家庭为背景,招商引资、交流发展信息,为福建商人在川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在川闽商有30万余人,创办一定规模的企业达1400多家,其中在川资产超5亿元的闽商有20多人,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00亿元,解决就业人员超过30万人,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商会自成立后频繁出川,邀来更多的兄弟商会朋友集聚于川。六年间,组织过大小近百次的商会间交流活动,共同分享商业智慧,分享同乡情谊。

  商会注重加强与异地福建商会,在川各异地省级商会、协会,以及其他优秀社团组织的联络和交流。带头发起形成省级异地商会秘书长定期联谊会制度,承办异地秘书长联谊会,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团的交流会、联谊会,使四川省福建商会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快速加强。

  商会积极投身于川闽两省之间的招商引资活动,助推故乡与他乡的经济交流,从最南端的攀枝花,到最北端的广元,福建商会与各地市州的政府组织的多次投资洽谈会,为在川闽商提供了极好的商讯资源。

  2010年9月17日,福建省领导会见在川闽籍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在金牛宾馆隆重举行。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文清,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援建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桦,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道溪,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等30多位福建省领导亲切会见了在川闽籍企业家代表。省领导高度肯定了在川闽商连接川闽两地、灾后重建等经济建设及社会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勉励在川闽商继续发扬闽商精神,建设四川、回馈桑梓。

  天府的水土滋养着旅川闽商,他们也同样地回报巴蜀人民。据不完全统计,自四川省福建商会成立以来,以商会和企业家个人名义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近亿元。

  尤其是在“5.12”抗震救灾活动中,四川省福建商会更是发扬大爱无疆精神,践行责任,在商会的倡议下,商会会员和在川闽商在企业受到不同程度损失情况下,全力以赴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竭尽全力救灾救援,商会组织捐款捐物近7000万元。并在灾后一个月成立了“闽商灾后重建爱心基金”,后被四川省民政厅授予“四川省5.12抗震救灾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充分诠释了豪爽义气的闽商精神,为旅川闽商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

  与此同时,在商会的号召下,四川省福建商会高校闽籍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其间对大学生实习计划的倡导及实行,励志助学金的颁发,浸润着莘莘学子们的心。

  2010年1月,四川省福建商会第二届理事会隆重成立,形成了强有力的新领导班子,在未来的几年里,四川省福建商会将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里程,努力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社团组织。

  2010年3月,由四川省福建商会发起,四川省闽联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闽联投资公司承担着哺育新闽商的责任:在每一年收益中,将划拨5%-10%的利润作为商会的活动经费,用以扩大商会的影响力。未来几年四川省福建商会将积极从社团走向商团,从商团形成财团,更好地服务川闽两地经济的发展。闽联公司目前还只是一个孵化型公司,今后还将成立商会旗下多家金融、经营、投资、服务型实体,这些实体的成功运营,最终将为大型商团、优秀商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这也是四川省福建商会所有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

  浅浅一段四川省福建商会的发展史,同样也是旅川闽商的奋斗史。从中可以窥见闽商以天下为己任,爱国重于搏利的高尚情怀!爱己爱家,爱乡爱国,这是闽商泱泱商道的起点,铸就闽商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的独特品格与不朽风骨!四川省福建商会也将更加积极地扮演桥梁纽带角色,凝聚闽商,抱团出航!

  当前文林工业园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借助其区位、土地、环境、容量等优势,迈开主动融入成渝大经济圈的步伐,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七大优势 效益彰显

  □ 四川仁寿文林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颜俊康

  

  非常荣幸能在“四川首届全国地区商会成果宣传展暨中国聚商(成都)论坛”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共谋发展大计,憧憬美好未来。作为此次成果宣传展的协办单位,我谨代表四川仁寿文林工业园区管委会祝此次成果宣传展取得圆满成功。借这个宝贵的机会,现将四川仁寿文林工业园区向各位与会嘉宾朋友做一简要推介。

  四川仁寿文林工业园区位于仁寿县县城南郊,是一座与县城城市功能配套的工业园区,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中小企业的创业基地,也是眉山市市级重点工业园区。

  仁寿县位于成都以南,从天府广场沿毛主席挥手方向前进80公里的地方。文林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南国道213旁,总体规划10平方公里,其中控制性详规7.26平方公里。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优势明显。其中有以下七大优势:

  一、区位优势

  园区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圈南翼,处于成渝经济圈核心位置,距成都78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75公里,仁寿电话区号已全面并入028成都网。随着成都发展重心南移,园区背靠大都市面向大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交通优势

  园区交通便捷。国道213和省道106线一纵一横构成交通主骨架,直接与成渝、成乐高速路相连,“成自泸”(四川省最近出海通道)、“雅眉资遂”、“仁井犍沐”三条高速公路和“雅眉资遂”“成泸”两条铁路均在园区6公里内设有出口,交通四通八达,已成为成都以南重要的交通节点。

  三、政策优势

  园区所处的仁寿县,是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西部大开发、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成渝经济圈、天府新区等历史机遇为园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四、自然资源优势

  园区所处的仁寿县,辐员面积2606平方公里。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原煤、粘土、白泡石等矿产资源。仁寿县还先后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全国粮食标兵县、“中国枇杷之乡”,2009年被成都市列为“成都市农产品配送基地县”。

  五、人力资源优势

  全县总人口162万人,为四川第一、全国第三人口大县。其中劳动力65万余人,每年输出各类专业人才4000余人。县城常住人口30万人,万人职教中心正在兴建,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化劳务开发体系,从劳务人员组织招收到输出后管理,服务实行一条龙服务。县城用工薪酬一般在800-1200元/人/月,劳动力成本低。

  六、功能配套优势

  园区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园区有工业用电专用变电站2座,眉、乐双电源供电可靠率达99.6%。城市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达8万吨,另外黑龙滩园区工业用水专用管网正在建设。园区工业专用天然气管网日供气量50万方。园区已开通到县城中心的公交线路,方便员工上下班。金融、教育、医疗、生产生活服务配套完善。

  七、环境优势

  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作,为入驻企业创造最佳发展环境。园区所处的仁寿县,被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合作组织评为“中国最具有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良好的优势配套和专业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以四川科伦药业、蓉生药业、久泰实业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以金利纺织、金鹅纺织、星圆针织为代表的服装产业,以四川玉泉、四川福仁缘、世圣集团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以蓝光兴电、浙江星辉阳光能钰鸿光电为代表的光电产业等四大产业已见雏形,效益彰显。

  当前文林工业园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借助其区位、土地、环境、容量等优势,迈开主动融入成渝大经济圈的步伐,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此,我热忱欢迎各位商界朋友到园区考察、投资、发展。

  最后,再次恭祝本次成果宣传展取得圆满成功!恭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本版文章均据相关人士讲话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