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矿集团葛亭煤矿2332工作面平均倾角27度,最大俯采角度达39度。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4月份最高日产达到3999吨,他们是如何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呢?
“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创新热情,聚众人之力,创新工作方式。既解决了大倾角开采的难题,也是综采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又一亮点。”葛亭煤矿综采队党支部书记赵明华如是说。
“麻绳原理”
让电缆安稳给职工又安心
4月中旬,笔者在2332综采工作面发现,这里的电缆有着奇特的布置方式,像拧麻花一样缠绕在电缆槽中。
见到笔者困惑,采煤机司机王帅道出了其中的奥妙。“这是为克服在大倾角开采中,电缆因自重产生的下滑力而专门设计的布置电缆方式。”
原来,在2332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中,最大俯采角度达39度。由于工作面采用的大功率设备,所以布设的电缆又粗又多。如何让它们安稳的听从指挥,为回采提供动力。大倾角大电缆防滑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队长高峰紧盯现场,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分析研究,让大家献计献策。终于技术员李长江在平时常用的麻绳中找到了办法。他们自豪的称作“麻绳原理”。就是将电缆槽中的电缆用一圈一圈缠绕的方式,将每根电缆缠绕在电缆槽中,加大了摩擦阻力以克服电缆自重带来的下滑力。
为了保证电缆的日常维护工作,他们还制定出电缆收放制度,规定当采煤机自上而下单向割煤时,采煤机每机割10米后,工作面停机闭锁,把采煤机后方叠起的电缆拉移到采煤机前方的电缆槽内,防止后方叠起的电缆下窜伤人。
“简单的“麻绳原理”,却解决了大问题。再也不用为电缆下滑而担心了。”该队维修工牛登杰一边用棉纱擦着电缆,一边骄傲的说。
“挡矸帘”
不挡风雨专挡危险
“我们2332工作面运输巷有一道帘子,却不挡风不挡雨。”综采队副队长谭延军神秘地说着,却故意打了谜。笔者追问再三,他才道出了真相:“挡煤矸石!”
原来2332工作面煤层倾角大,平均坡度有27度。采煤机割煤过程中,煤矸极易向下滚落伤人,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迫切需要一款安全性能高、操纵灵活可靠的挡矸装置。
身为副队长谢汝强的是一名老党员,他在党员承诺中承诺要设计出一款挡得住矸石的装置。于是他利用晚上时间在网上查阅有关知识,借鉴其他地区大倾角开采的经验,经过数次的改进,终于设计出“挡矸帘”。
之所以成为“挡矸帘”,因为它由推移千斤顶、导轨和圆环链三部分构成,12条圆环链垂至地板,通过推移千斤顶油缸的伸出和缩回来实现挡矸帘的伸缩,从而实现对支架人行路的完全封闭,有效防止煤矸滚落至人行路伤人。
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摸索。他们总结出以每15米加设一组挡矸帘效果最好,另外在前后部运输机头分别加设一组挡矸帘,既可保证工作面行人的安全性,又不使挡矸装置因太复杂而不利于操作。挡矸帘可以通过推移千斤顶实现伸缩,在不生产时可以缩回以利于行人。工友们戏称:“虽然挡不住风,挡不住雨,却是个挡得住危险的好帘子。”
(尚文强 邱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