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企业走出去 花旗护航海外并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鉴于能源及化工企业赴海外并购的领跑现状,经验丰富的花旗集团也正大力参与其中。

  

  □ 赵策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敏锐的外资银行家也加快了业务调整的步伐,以期赢得这些企业更多的信赖。花旗集团环球企业银行副主席高宝麟、花旗环球交易部能源、电力、化工及金属矿业全球主管Peter Langshaw、花旗中国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林钟郎和花旗非洲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Ade Ayeyemi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鉴于能源及化工企业赴海外并购的领跑现状,花旗集团对于中国市场极端重视。

  

  三个贸易走廊

  眼下中资企业海外收购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而能源化工行业尤为突出,综合考虑了各种环境因素花旗集团认为,目前有三个地区比较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投资。

  Peter Langshaw介绍,花旗提出了三个贸易走廊,即中国—中东走廊、中国—非洲走廊,还有中国—拉美走廊。“我们发现中资企业有大量资源是投资在这三个区域的,中国和拉美,特别是和巴西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活动。为了配合中资企业的战略,花旗也在这些地区专门设立了中资企业服务部,希望为想到这些地区发展的中资企业提供一些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财资管理建议。”

  “如果企业走向海外的话,非洲是必然之选。这是因为非洲有中国发展需要的资源,而中国也为非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de Ayeyemi说,他和中资企业经常沟通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把中国和非洲更紧密和有效的连接起来。

  Ade Ayeyemi认为,现在非洲国家的资产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这对中资企业到海外购买战略资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尽管最近北非有很多动荡,但是这些动荡都是针对当地政府而非当地公司。另外从传统来看,中国政府和非洲国家政府都有非常良好的关系,这些非洲动荡地区地国家政府也不应该对中国企业有不利的行为。”

  

  管好流动性

  作为花旗银行能源化工行业的全球主管,Peter Langshaw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穿梭于不同的地区之间。Peter Langshaw强调,现金是企业运营的血脉,这在海外并购过程也不例外。“对企业资金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上要有足够的现金,在日常的运作中要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企业的收购或其他运营活动。”

  Peter Langshaw说,眼下中资能源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收购活动很活跃,因为一些欧美跨国公司正在将这些地区的资产拆分出来,而中资企业则看好机会纷纷出手收购。在这些并购中,Peter Langshaw发现五个很重要的财资管理趋势。一是提升企业在营运资金上的管理,以释放出更多的现金流;二是在营运资本中增加流动性;三是通过标准化手段优化流程管理,降低资金管理成本;四是利用供应链的上下游关系降低风险;五是应做好并购的后续跟进工作。

  而花旗提供的服务就是最大限度协助企业降低对营运资本的占用,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企业手上掌握的现金和现金流。Peter Langshaw以一家知名能源跨国企业为例解释道,“只要他们的销售周期减少一天,能够释放出供企业使用的现金流就可以达到10亿美元,这样就可以减少向银行借贷10亿美元。所以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是可以明显带来股东回报的。”

  当然,对于一家想要参与海外收购的中资企业来说,仅仅管好现金流是远远不够的。Ade Ayeyemi提醒,企业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管制,尤其是与货币、税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此外还要合理设计公司的架构以实现合理避税,这样才能保证在当地实现顺畅运作。“所以对CFO来说,需要在当地找到一家能为企业提供相关资讯服务的银行,以便有一个非常好的对接。”Ade Ayeyemi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