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莞台博会:
为粤台经贸文化交流架起桥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编者按

  24日,为期四天的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在东莞市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本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400多家参展商到会,入场人次超32万,创造商机达20亿元人民币。

  东莞是台商企业最多的内地城市之一,目前在东莞的台资企业达6000多家,本次博览会共1100多个展位,其中东莞本地的台资企业占了六成,展出了1.5万多种台湾优质产品。本次博览会的另一大亮点是农产品的展示占了1/3,尽管落户东莞的台资企业不少,但东莞与台湾在农业方面目前的合作确实不多,这次的台湾名品博览会就给双方的农业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杨兴云 冯 欢

  

  4月24日,为期4天的“2011年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现场订单超过4亿元

  

  东莞市贸促会会长李文峰透露,本届“台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大会共吸引了323153人次进场参加展会,其中专业采购商7598人、一般民众315555人。

  火爆的人流自然创造了巨大的商机。李文峰透露,此届台博会创造了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总采购商机,现场采购订单超过4亿元人民币,一年内采购意向更是将近15亿元人民币。这不仅为参展商带来了丰厚的采购订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效益,也为采购商提供了便捷的采购渠道。

  与此同时,东莞市民购买力惊人,仅现场零售的现金交易都高达6680多万元。而在大型采购商方面,仅麦德龙在台博会期间达成的采购意向就高达4.5亿元,而即将于下月底在东城开幕的大麦客也签下了2.8亿元的采购订单。

  除了台博会现场达成的成果,台博会之外的商机同样无限。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庆源还透露,很多参展商尤其是从台湾来的参展商,参加台博会之后,对东莞这座城市的商贸环境刮目相看,争相想要进驻东莞市场,急着要跟大麦客洽谈,与大麦客接触寻求商机。

  

  台博会扮演的重要角色

  

  东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说,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加快实施,两岸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作为大陆台商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东莞正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扶持包括台企在内的广大企业,加强研发、拓展内销、提高核心竞争力。

  “台博会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李毓全说,继去年首次举办,台博会就受到了各界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成为促进台资企业与大陆市场对接的有效平台。与上届对比,本届台博会服务台企的主题更加鲜明。产品对接的服务更加到位。

  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则透露,台湾名品博览会是两岸合作办展的典范,已在全国五大都市──南京、天津、东莞、济南、重庆举办过,但其中只有南京和东莞两座城市举办了第二届。博览会中展示了台湾的精品和名品,精致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开展以来广受大陆人民的喜好,尤其是台湾的美食、点心,更是深获好评。

  “台博会明年还将继续办下去。”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局长游匡正透露。

  

  台博会上的花絮  

  

  清甜可口的草莓酒、只有8公斤重的自行车……本届台博会上展出了太多新奇的台湾精品。这些精品不仅让东莞市民叹为观止,就连来到展会现场的省领导都备感新奇。

  “这是一款非常轻的自行车,只有8公斤,一只手就可以抓起来。”在台湾精品馆负责人的推荐下,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一只手就把自行车给抓了起来。

  “这个不重,两个手指都可以。”不觉过瘾,周镇宏又挑战仅用两个手指,就把自行车给拎了起来。站在一旁的副省长招玉芳也尝试了一下,毫不费劲地只用两个手指就拎起了一台自行车。

  大陆少见的草莓酒、台湾最著名的养生茶、台湾第一果汁品牌的果菜汁、台湾结婚用的西饼……观展过程中,省市领导一路试吃品尝,饶有兴致,“一路走一路吃,一下子就会吃饱了。”招玉芳对台博会的展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更表示改天会再来仔细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