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原来是东北大学计算机系的讲师,没有什么经营和管理企业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成了刘积仁获取管理知识的一条捷径。随着东软公司从小到大,刘积仁在不同阶段阅读不同的书籍。在创业初期,刘积仁主要看一些创业和企业文化方面的书,比如关于松下幸之助和韦尔奇的书,了解一些管理的基础知识。后来,看得比较多的是管理方法的书,诸如《一切从细节做起》、《执行》;到后来开始看有关产业、经济发展历史和趋势的书,像《华尔街的历史》。现在,刘积仁看的是《世界是平坦的: 21 世纪简史》和《财富的革命》这类体现管理理念和昭示世界发展趋势的书。
有些人从书中看到一种自觉不错的方法,马上就会套入企业管理中去。刘积仁不认同这种做法。他认为,一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借鉴。有时,书中的观点更多地是带给阅读者的一种印证和共鸣。比如,他在看英文版的《结果》时,觉得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事实上大家都认为有一个问题存在,也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最终得不到解决,最主要的原因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是他们的执行能力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中层管理者比高层管理者还要重要。”
除了企业管理之类的书籍,刘积仁也喜欢看建筑装饰、旅游、家具、健身等方面的书。他在读这些书籍时,也会得到企业管理方面的启发。他提到,自己在看建筑方面的书时,发现一些特别漂亮和经典的建筑,用材并不高档,关键是有效的组织。就好比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应全是一等的人才,而在于营造组织架构。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前总裁林正刚,可谓是个读书迷。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他总爱逛逛书店。“我到机场通常提前很早,办完登机手续就会扎到书店里,遇到好书就会买下来。”在林正刚看来,著作者用两三年甚至更多时间,通过许多调研和思考写成一本书,而读书人只花几十元钱就拥有了,这无疑是天下最便宜的事。
虽然林正刚看书不按顺序,但有两本书却是例外。一本是W·钱·金(W. Chan Kim)和勒内·莫博涅(Renee Mauborgne)合著的《蓝海战略》,另一本是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坦的:21世纪简史》。这两本书吸引林正刚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完,并且还向其他人大力推荐。林正刚觉得,《蓝海战略》让企业认识到,只有不断开拓蓝海(未知的市场),才能保持市场领先,这跟思科公司的情况非常相似。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一直保持著阅读小说的习惯,他觉得透过小说可以思考一些管理问题。江南春在读《围城》时,读到方鸿渐在雨中未能再坚持一分钟,而是像“狗抖毛似地抖擞身子”离开了唐晓芙的窗前,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看来,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能坚持,可能成功就差那一分钟,如果不坚持很可能遗恨终身。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也给江南春留下过强烈的印象。江南春说,“我是特别喜爱,甚至擅自钻研过米兰·昆德拉。江南春觉得,米兰·昆德拉给予人们最多的也许是思考的张力和空间,这在经营企业中无疑对开拓“蓝海”大有帮助。
对于一些管理类书籍,江南春习惯于在机场买。但他觉得,这类书过于系统和专业,很难让人一下子读完,他会了解主要精髓和大致轮廓。《蓝海战略》刚出来时,江南春赶时髦买了一本。看完后给他印象较深的是,《蓝海战略》鼓励人们建立全新的市场空间,以自建游戏规则。江南春觉得这个道理跟他喜欢讲的公共汽车的比喻相同。那是前几年他跟陈天桥聊天时得到的启发。当时,网游业的巨额利润让做了十年广告代理的江南春目瞪口呆。“我顿时就觉得,我们做广告代理行业,就像同很多人一起挤公共汽车。一阵厮杀后,好不容易保有了一小块土地,还挺得意,而陈天桥做网游,则好像自己另开了一辆法拉利,油门一踩,绝尘而去。”正是这种想法,促使江南春绞尽脑汁去想“如何另找一辆车自己开”,最终瞄准楼宇广告,开拓出新的“蓝海”。
(摘自《财富中文网》文/李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