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在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过程中,坚持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的思路,注重创新团队作用合力攻关、综采队主体作用自主攻关、外部资源优势借力攻关,有效破解16、17层煤底板松软、顶板破碎、煤层含坚硬硫化铁结核体等薄煤层机械化开采难题。
注重创新团队作用合力攻关。该矿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抽调技术、机电、综机和地测等科室业务技术骨干49名,围绕采煤机截齿消耗量大,泵体、马达及电控系统故障率高等15个项目,组织技术攻关,通过提高液压系统压力及油温,增加采煤机牵引速度显示及电机工况记忆储存功能,将调高阀改造成耐冲击阀,大大降低了采煤机故障率。项目实施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注重综采队主体作用自主攻关。该矿薄煤层机械化主力区队综采二区坚持精准精益高效的生产应用原则,根据夹矸分布位置,适时调整采煤机滚筒割底、割顶范围,控制截深,增大夹矸自由面,有效降低夹矸对采煤机滚筒的正面撞击;在液压支架底座前端按装小型千斤顶,解决了支架钻底的问题;在液压支架后部开档330毫米,底部两端平面加焊弧形板,有效防止了支架安装托移时戗底现象;按装矸石分离装置,将大块矸石直接装入矿车,大大提高了开机率。2010年,该队安全产煤62.58万吨,创出最高日产2736吨、月产7.4万吨的新纪录,每功效率达到20.81吨,提前三年创成60万吨队,被兖州煤业公司命名为首批“工人先锋号”。
注重外部资源优势借力攻关。该矿借助公司生产技术部、综机管理中心和生产厂家的技术优势,把输送机传动部分由上置改为下置,平行布置改为垂直布置,加大输送机双链间距,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采用采煤机分段遥控、自动喷雾和端头斜切进刀技术等8项新工艺、新技术,弥补采煤机过煤高度不足的缺陷,实现液压支架成组自动化控制,提升采煤工作面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孙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