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冰 庞志刚 周子琪
题记:
这是一家有着50多年奋斗历程的企业集团。上世纪80年代末期,她曾试水民品并以一根天线在民品市场声名鹊起。岁月如歌,每一篇乐章都彰显着她非凡的激情与活力,凝聚着她的卓著与跨越。
这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02年,她的工业总产值首破10亿元,其发展潜力被业界看好。步履艰难,每一个脚印都书写着她的坚定与果敢,承载着她的光荣与梦想。
这更是一家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集团。2010年12月20日,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她以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销售回款三项过100亿元的纪录,成为2010年度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亮点,成为四川省又一迈入百亿企业行列的大型骨干企业。与时俱进,每一次发展都标示着一种精神,矗立着一块丰碑,抒写着一种大气。
这,就是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路走来,50多年前,当九洲第一批创业者在绵阳一片荒凉的河滩上,打下第一根桩基,他们也许想象不到,新一代九洲人会把民品做到这么大规模,并以此实现了超越百亿元的产业梦想。
一路走来,从10亿元到100亿元,九洲人8年拼搏,划出了一条优美的上升曲线,这是以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正贵为代表的1.7万名九洲人用科学发展的铿锵步履,不断创新的拼搏作风,居安思危的进取精神写就。
一路走来,九洲集团已形成了以军工为根基,以民品求发展,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理念和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众多领域矗立起发展的标杆,成为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典范。
“百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董事长张正贵的话掷地有声。
站在新的起点,九洲人满怀豪情,击鼓奋进再登高。从1958年迈步走来,她千磨万砺恒坚韧,乱云飞渡仍从容。就让我们掀开时空的帷幔,一同去见证她那一部部激越壮美的动人乐章。
一路风尘,一路凯歌。九洲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在铸造辉煌之际,培育了企业永恒的精神力量——“富国强军,服务社会,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
九洲集团作为我国“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始建于1958年。在中央“边基建、边研制、边生产”的方针指引下,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63年被正式确定为研制二次雷达系统的主要生产厂家,1965年11月,工厂经国家正式验收合格,并投入生产。此后十几年,九洲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九洲结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光景,企业订单急剧下降。到1984年,订单不过1200余万元,企业严重亏损。
市场大潮中,九洲上下浮沉。十几年间,先后生产过脉象心电图仪、生理记录仪、电子管收音机、收录机、宾馆控制设备等20多种民用产品,后利用军工技术的优势,成功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九洲牌”电视天线系统,产品打入新加坡、蒙古、印尼、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当时,尽管“九洲牌”有线电视产品占据了全国1/3的市场,但在1986年到1996年十年间,九洲的生产总值却一直徘徊在1个亿左右。
九洲能不能做大做强?九洲的出路何在?1996年3月,时年46岁的张正贵出任九洲总经理,他审时度势,作出了“生存和发展根基在军工,做大与做强出路在民品”的正确判断。
在“军民并举、强势推进”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1996年至2002年,6年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九洲迈进了一个军民两大主业快速发展的“跨越时代”。2002年,九洲产值、销售突破10亿元。
2010年,九洲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销售回款全面突破百亿大关,之所以在短短8年内能从“十亿元企业”一跃成为“百亿元企业”,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引领和激励。
践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九洲以敢于亮剑的志气、豪气和勇气攻坚克难,履行企业公民之责,弘扬了九洲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困难时刻挺得起来”的军工精神,深化了“富国强军、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某工程重大贡献奖”的至高荣誉,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军工电子战线的一面旗帜。
为确保北京奥运安全,国家将奥运安保中一个重点项目的研发与制造任务交给了九洲。2008年5月,正是产品交付、加装的关键时期,汶川大地震打乱了所有计划。震后第二天,九洲人便冒着余震直奔厂房七楼,将全套生产设备搬到一楼安装后立即进行紧张调试,当天正式生产。随后,设备如期运抵北京、投入运行,为北京奥运空中交通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九洲集团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一家能够提供该项目产品的厂家。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国庆大阅兵是展示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扬我国威、壮我军威、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活动。九洲承担了国庆阅兵综合保障任务,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坚守在维修保障一线,协助部队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受到了机关和部队的赞扬,被总参陆航部评为“陆航装备技术支援保障优质单位”,收到受阅部队锦旗4面,感谢信13封。
一路发展,一路创新。九洲从未放弃探索之路、发展之策。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瞄准行业发展前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选择,九洲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路走来,九洲一直在追逐最好的产品卖点。如何制造最好的产品卖点?答案缘于四个字:自主创新。检视九洲历程,不难发现,“九洲制造”的背后,是“九洲创造”的强大支撑。特别是近十年来,无论是在军品还是在民品生产中,九洲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战略,锻造出了核心竞争力,在同行业竞争中牢牢把握了市场优先权。
九洲开发成熟的空中交通管制、LED半导体照明、RFID、卫星导航产业被纳入了国家政策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九洲一直从事军工及空管设备的研发生产,已经成为国内行业的翘楚。前不久,国家作出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决定,这将带来超过千万亿元的大市场,九洲空管设备前景广阔。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个“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绵阳位列其中。无疑,这是九洲面临的又一次机遇。
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广播电视技术和设备提供商,九洲集团下属的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公司,从2007年至今,在城市双向网络改造中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为全国50多个省市提供了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服务,并提供了1200万台套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完成了200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九洲不仅能提供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从前端的信号源处理到传输,再到接入,既是系统提供商,又是产品提供商,并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做好了技术储备。
面对“三网融合”时代的来临,九洲积极配合国家广电总局的项目实施与建设计划,推出了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符合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发展规划,九洲将着力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同时针对特殊用户群体,将为用户量身定做新的方案。
早在2005年,通过充分的分析论证后,九洲以封装和应用为切入点,开始进入LED产业。九洲投入4亿多元强势进入LED研发,而今该产品已全线量产走向市场。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发展半导体照明不仅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带动传统产业,而且将会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发展LED产业上,九洲计划总投资63亿元,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国西部LED半导体照明工程基地”,成为行业领军型企业。
2006年,九洲斥资进入RFID产业,确立了以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形成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系列和军工、食品安全等行业领域的典型示范应用系统。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发展RFID产业上,九洲将分阶段投资20亿元,率先建成西部最先进的物联网信息中心。目前,在RFID技术上的投入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元,去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亿元,今年的目标是3亿元。
2000年起,九洲进入射频识别技术(RFID)领域,并迅速掌握了这一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国家已对物联网发展作出规划,这将是继互联网后又一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一路传承,一路开拓。九洲不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跨出国门实现经营全球化。“百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九洲继续扬起“军民融合”的风帆,向着新的目标,高歌奋进。
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一直是九洲人的梦想。在九洲集团的百亿产值中,一项数据令人关注:海外市场的份额突破4.5亿美元,占九洲产值的1/3。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出口企业从一个增加到12个。而这一成绩单,是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的。
早在15年前,九洲就在印尼建立办事处。2005年,全面开展对国际贸易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吹响了九洲进军全球市场的号角。
为开拓国际市场,九洲根据不同国家技术标准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出口产品研制开发。集团对出口产品所涉及的科研项目给予优先立项,优先支付科研经费。如今,九洲集团的出口产品已涵盖DVB、LED、光电缆、光电子器件、音响等多门类,并为众多国际市场大客户提供加工制造服务。
近年间,九洲在巩固东南亚、欧洲等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九洲视国际金融危机为发展机遇,近年间,出口企业由1个拓展到12个,2008年打入印度等国市场,2009年开发南美市场,在圣保罗组建九洲电子信息公司。2010年又进攻巴西和阿根廷市场,获得了危机中出口创汇不降反增的奇效。
在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中,九洲实现了科研、采购、生产等资源的本土化、销售市场国际化两大目标。目前,公司在巴黎和迪拜设立的办事处平台已经开始发挥功能,南美分支机构、波兰加工厂、美国公司等国际经营机构正加快建设。
国内市场的开拓,使九洲的数字机顶盒等6大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基地。全球化经营战略,使九洲的国际贸易连年跨越台阶,实现了连续3年净增1亿美元的出口创汇业绩。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成功开发,开启了九洲更为广阔的市场天地,催动着九洲向着更大更高目标挺进。
一路探索,一路拼搏。然而,只有当一连串辉煌的业绩再度沉甸甸摆放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九洲人才由衷地感受到创新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惊喜。
2004年初,九洲抓住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历史机遇投入巨资发展新型产业——数字电视设备。
2006年3月15日,九洲仅用200多天时间,就建成了两年才能建成的年产500万台的数字产品生产线,被业内誉为“九洲速度”。
2007年底,九洲以敏锐的目光密切关注国内市场动向,在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九洲高层大胆决策,预投了30万套直播卫星接收系统的物料。
2008年12月,国家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招标,九洲集团先人一步,一举夺得55万套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标的,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30.4万套供货。
小试牛刀,九洲赢得万般生机。提前布局、先人一步带来连锁效应。九洲相继在江苏省网单模双向机顶盒和青海高清双向机顶盒及其他数字有线电视招标项目中频频夺标……
聚焦九洲的民品开发之路,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充分吸收了军工这个根基提供的丰富“营养”,九洲成功开发出了技术先进的有线电视设备、数字电视设备、民用航空管制系统、人防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公安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和军工产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拳头产品,九洲出击市场屡屡得胜,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供货商。如今,九洲旗下公司60余家,涉足数字电视设备、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光电缆、数字音响、EMS、LED、RFID、房地产、教育、保险代理等产业,建有国内一流、年产1500万台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数字电视设备研制基地、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研制基地、中国西部LED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以绵阳本部为中心,以深圳、北京、成都、重庆为分中心的战略格局。
除了整合自身创新资源以外,九洲还积极与重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通过寻求外援、借助外力,寻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2006年,九洲集团与中物院就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探索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2009年10月22日,双方合资组建了四川九九瑞迪数字成像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围绕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工业CT系统、显微CT系统等6大类产品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目前中国西部最大的X射线集成商,有望打破国外对高能工业CT的技术垄断,成为辐射成像领域的国内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
【后记】
鲲鹏激浪,志存高远!按照“百年基业”发展蓝图,九洲提出未来10年“瞄准新兴产业,目标剑指千亿”新目标:2013年确保200亿元,力争300亿元;2015年确保300亿元,力争500亿元;2020年确保500亿元,力争1000亿元。
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商”海!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兼程、艰苦磨砺、岁月嬗变,如今,九洲集团正凭借着打造“百年的九洲、创新的九洲、世界的九洲”的强劲动力,凭借着九洲集团“富国强军,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力,以其强劲有力、又好又快的态势,步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开足马力,向着九洲辉煌、民族复兴的大业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