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房地产业或向“资本为王”过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领军人物“齐声喊退”

  □ 本组稿件采写 赖大臣

  3月30日,万通地产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公布决议,11名董事全票通过原万通地产总经理许立接替冯仑成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4月1日,任志强正式接到了上级通知,批准其辞去华远集团董事长之职,但是华远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不变;而另一位大佬王石早于半年前就远赴美国去游学,认为其是为淡出万科做铺垫……当年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佬先后均传出“隐退”的消息。

  随着一系列隐退消息的公布,地产第一代领军人物的时代已经渐渐结束。众大佬齐声喊退的背后是地产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束,地产业正向着联合、资本时代过渡。

  英雄主义渐逝

  

  “现在的地产业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卓越的‘领导才华’、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只要你能上市、能拉来投资,就可以在几年内做大做强。没有领导者之间的智斗,只有赤裸裸的财力比拼,没有几十亿的资金都不敢进国土局的大门……”一位地产商向记者感慨道。

  当竞争变得越来越简单的时候,一个人的能力则显得微乎其微,正如电影《黑冰》里的一句对白“出来混菜刀已经过时了,现在全用枪了”,地产也进入了“用枪”的时代。

  王石、任志强、冯仑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下海吃螃蟹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传奇一样的故事。王石最早并不是做地产的,他的第一桶金是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随后又涉足电器、仪器、服装厂、饮料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万科基本都涉及到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杂家”,缔造了中国地产业的第一品牌。

  同样,被称为地产业思想家的冯仑,创业之初也具有传奇色彩,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在海南之时就曾经领导一个落魄的国有机构进行改革。随后又当过牟其中的幕僚,最后创建了万通公司,并且培养了多位地产界的传奇人物,有“万通六君子”之称。

  在众多大佬中任志强是最为知名的一位,被称为最有个性的一位。当初一气之下,离开华润集团,只带走了华远的牌子和一帮老部下,开始二次创业,在那个“没有背景就被打死”的时代,任志强的创业并不被外界看好。虽然在事业上坎坷艰难,但任志强却开始了自己的副业,出镜频繁,语出惊人,颇受争议。

  当年辉煌已经过去,时下这三位大佬已经跨入花甲之年,“退休”已经成为避免不了的话题。3月30日晚间,万通地产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公布决议,11名董事全票通过原万通地产总经理许立担任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而冯仑此后将工作重心放在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万通地产的第一大股东;4月1日,任志强正式接到了上级通知,批准其辞去华远集团董事长之职,但是华远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不变;而另一位大佬王石早于半年前就远赴美国去游学,认为其是为淡出万科做铺垫。

  随着一系列隐退消息的公布,地产第一代领军人物的时代已经渐渐结束,一个靠着英雄主义的时代渐渐远去。

  

  资本时代来到

  

  冯仑曾经说过:“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时候,你就真的有钱了。”而冯仑卸任万通地产董事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找钱。

  当年凭借着3万元做成了1800万元大生意的冯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

  按照冯仑的规划,万通实业将正式更名为“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涉及房地产开发、园区地产、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领域,集团有意将主营工业地产的万通公社先推上市,三年之内推动万通控股整体在海外上市。的确现在的万通并不算是一家大公司,根据该公司去年的年报显示,2010年万通地产营业收入为35.68亿元,较2009年增长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较2009年增长51%。这样的一个水平只相当于一家中型的地产公司。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在万通立体城市的概念上,冯仑用上了“戴绿帽、吃软饭、赚硬钱”的经典言论,但是资金的不足,仍然让其难以快速发展。

  和冯仑一样,不久前突然回国参加万科股东大会的王石也透露了,他游学海外与万科的国际化有关,万科有打入国际市场的计划。

  缺钱和不缺钱的全想在海外上市,就是看到了资本力量已经成为了主导国内地产发展的主力。

  曾经是任志强小弟的潘石屹,在香港成功上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了任志强旗下的北京公馆和民源大厦,让潘石屹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超越了曾经的大哥,资本的力量可见一斑。

  在潘石屹上市的诱惑下,从华润脱离出来的华远也开始了上市之旅,2008年8月28日,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实施完成,华远地产借壳幸福实业,实现在A股市场的成功上市,但是上市后的任志强并没有“手头宽裕”。

  上市后公司再不是一个人的公司,而是一个团队的企业,大佬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呼风唤雨”,转型来适应资本的要求在所难免。

  

  被逼海外上市

  

  当年的招保万金(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金地集团),除了万科和保利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其他两家已经被近年来在海外上市的企业纷纷超过,碧桂园、龙湖、恒大这些香港上市的新贵,在短短几年内就杀入了地产业的第二梯队。

  在政策调控银根缩紧的情况下,海外融资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国内,这不禁让王石和冯仑全谋划着海外融资的计划。“今年的前几个月我们行没有放出去一笔开发贷款,现在根本就没有额度。”建设银行北京某支行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在股市不振、银行放贷受阻的情况下,房企开始了一轮密集的海外融资计划。

  记者了解到,自从去年调控开始之后,面对着收紧的货币政策,不少企业都开始了海外融资之旅。去年,恒大地产、世茂房地产、碧桂园、恒盛地产、融创中国等内地房地产企业就相继发布了其在港发债融资的动作或计划。

  目前,万科和万通以及华远均为内地上市公司,这次王石和冯仑皆提出了海外计划,不知道任志强会不会也有此打算。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的融资利率比起海外发债来说还是低一些。就此问题,标普分析师符蓓称,海外融资年限一般都是5-7年,这笔钱可以长期锁定。因为海外融资的利息都是固定的,国内利息不断上升的话,海外融资以后相对会有优势。

  穆迪分析师曾启贤也预测,目前国内银根还是比较紧张,国内银行利息在未来还会继续提高,国内融资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收紧,预计未来6-12个月国内银行贷款对房地产行业可能还会有一个收缩。

  对内地房企来说,现在是一个困难的时点,所以选择海外融资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机。

  

  大佬们幸福的“退休”生活

  

  尽管目前距离王石、冯仑、任志强、潘石屹真正退休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些大佬们早已经规划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任志强 全退后办幼儿园

  4月10日,年届六十的任志强在微博上自称“要退休的人”,还发布了“小范围举行退休私宴”的消息。在晚宴上他一再强调他现在不是退休,只是华远集团接到中组部离任通知,他仍是华远法人,上市公司层面的职位不变。

  4月1日,任志强通过微博披露,已接到上级组织部长正式通知,将卸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一职。他还谈到退休后的生活,将正式开写回忆录。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提到任志强之前提到的办幼儿园计划,任志强表示,“现在是半退,全退后办幼儿园。”

  

  王石 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去年年末,万科销售额过“千亿”,年届60岁的王石表示,“未来5年,我将逐渐淡出。”他用的是“淡出”而非“退休”。事实上,自2004年起,王石就已经开始用他不同的生活方式阐释着职业生涯的过渡。这个把世界七大洲主峰踩在脚下的人,这些年玩登山、做形象大使、客串主持人……企业家的角色在王石的身上其实已经 “淡化”了很多年。

  谈到退休后的生活,王石表示不会放弃工作,但他会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涉足登山、航海和滑翔机”。

  

  冯仑 做一个知名文化人

  3月31日,冯仑结束了自己万通地产董事长的生涯,而他仍是万通地产的第一大股东万通控股的董事长。

  对于退休生活安排,冯仑曾不止一次谈起。他说,他希望退休后在海南买套房子,做一个知名文化人。“一定要知名,知名就可以犯错误,知名就可以叫风流而不下流,说错话也可以叫有个性有傲骨。”在微博上任志强说,“老冯不是退休,只是换了张床,换了个睡觉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