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红耀
4月11日上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准时在洛阳华阳国际大饭店三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1万台工程机械生产项目、北京先荣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5000吨多晶硅及5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产业园建设项目、洛阳宏强车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盛江摩托车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30万辆三轮摩托车和40万台发动机生产项目、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投资的电梯生产项目、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医药物流中心项目等110个对外合作项目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正式签约。
这次由河南洛阳市商务局组织实施的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110个,投资总额731亿元。签约客商分别来自美国、中国香港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安徽、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签约项目涉及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商贸服务、旅游开发、文化教育、仓储物流、旧城改造以及基础设施等产业领域。
这次签约项目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超5亿元大项目多。签约项目中投资额超5亿元以上项目有43个,占总数的38.7%,投资总额585.91亿元,市外资金578.65亿元;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占总数的18%,投资总额443.61亿元,市外资金440.05亿元;投资额超20亿元以上项目9个,投资总额306亿元,市外资金306亿元;投资额超3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总额211亿元,市外资金211亿元。
二是知名企业投资项目增多。签约项目中中石化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国机重工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以及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等行业1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11个,与2010年花会相比增加2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10%。其中,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与2010年花会相比增加1个,投资额7.4亿元,市外资金6.7亿元。中国国机重工集团在西工区投资的30亿元的重工产业园项目、中国医药集团在经济区投资3亿元的的医药物流中心项目、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在孟津县投资8亿元的电梯生产项目、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伊川县投资2.2亿元的青岛啤酒豫西地区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国内行业100强企业的入驻,对加快洛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投资领域呈多元化态势。签约项目中除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外,还涉及电子产业园项目、光伏产业园项目、新能源项目、医疗卫生项目、动漫产业、生物制药项目、医药物流项目等新兴产业领域。如北京先荣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的光伏产业园项目、中国医药集团投资3亿元的的医药物流中心项目、深圳世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伊川滨河新区医院建设项目、郑州鸿马电动车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旅游观光电动车项目等,投资领域呈现多元化态势,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洛阳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运行机制、招商引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开放型经济政策促进机制,构建招商引资平台,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据洛阳市商务局局长曾丹梅介绍,2011年,他们将突出重点,创新方法,高起点谋划,超常规运作,持续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集群、产业链项目,加快洛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重大节会平台,开展集中招商,强力推介项目,促进经贸合作,策划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动,依托洛阳市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硅光电、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重点优势产业和科研院校多的优势,以17个省级产业聚集区为重点承接地,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提升传统产业优势,筛选确定一批又投资意向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行业100强企业加强联系、密切跟踪、推进合作,着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引进重大项目。并进一步深化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抓好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强化境外投资促进合作关系,大力推进新兴产业招商,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优化招商环境,夯实招商基础工作,使洛阳的招商引资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